南红玛瑙品鉴网

龙王宫:长沙市的神秘之地

02-09

长沙市的龙王宫

本文原载2019年出版《长沙地名掌故》

清代祭祀龙王神的仪式有着明确的规定。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贵州巡抚周人骥上奏朝廷,请明定外省龙王祠祭祀日期。经礼部商议后回复,可照在京致祭龙王祠之例,于春、秋仲月辰日致祭。祭品、仪注悉照永定河神之制,先期斋戒一日,不理刑名。各处龙王宫的祭文也大体相同,清同治《长沙县志》对此有记载,其祝文为:

致祭于敕封福湘安农龙王之神,曰:惟神,德洋寰海,泽润苍生。允襄水土之平,经流顺轨;广济泉源之用,膏雨及时。续奏安澜,占大川之利涉;功资育物,欣庶类之蕃昌。仰藉神庥,宜隆报享。谨遵祀典,式协良辰,敬布几筵,肃陈牲币。尚饗。

因此,旧时长沙有多处龙王宫,较有名的有:

东湖龙王宫

位于芙蓉区东湖街道东湖村萧家湾浏阳河北岸。这里的龙王宫又名老青龙王庙,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毁于1958年,重建于1999年。今龙王宫面向浏阳河,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砖混结构,两面坡硬山顶,盖小青瓦,两侧屋顶建W形山墙,屋脊左右塑有对称的两条青龙,拱形大门前立有2对石狮。后室供奉老青龙神像。庙内尚存清光绪年间遗留铁钟、铁磬,庙外则存清光绪年间遗留石龟。

东湖龙王宫

东湖龙王宫内堂

龙王宫大门联云:

庙貌垂千古;

威灵镇四方。

庙堂联云:

龙呼风雷兴瀚海;

云敷霖雨惠苍生。

东湖龙王宫清光绪间遗留钟磬

当地传说,老青龙王为凡人得道成仙。其碑记说,真人出身于南海,7岁开始学医练道,诵经入妙。得道之后,遗蜕炼形,经张天师启奏,敕封“英烈老青龙王”,清雍正十一年(1733)在浏阳大围山李家湾云将为神,雍正十三年(1735)建立神庙。道光十四年(1834)六月十五日,李家湾突发山洪,“大水冲毁了龙王庙”,神像随浏阳河冲到下游,浮在东湖萧家湾河岸边。村民将其抬请上岸,两年后由乡绅易郁秀、李宏模等发起,兴建庙宇,立庙供奉。时值两江总督陶澍回家乡安化省亲,路过东湖,慷慨捐田30亩以作庙产,从此香火不断。

福裕街龙王宫

位于今开福区通泰街一侧的福裕街,宋朝始建。此龙王宫又名龙王庙,据清同治《长沙县志》载,原名白善祠庙祀白龙王,嘉庆初圯于水,道光十八年(1848)众姓捐置地基重建。咸丰二年(1852)又毁于兵火,同治七年(1868)再建。其山门高大威武,雕龙镂凤,金碧辉煌。庙中有大小神像十余尊,最北端是一尊魁梧的龙王大神像。龙王宫规模不小,其北墙临通泰街,东邻玉皇殿,西为福裕街。其西、南两面开有大门,进门即是大殿,高设龙王爷神像,威严可怖。

福裕街龙王宫旧影

宫中辟有专为小孩治“疳积”的诊室,治疗方法是用烧烤过的针刺小孩中十指中节穴位,从中挤出黄水或血。这其实是一种针灸疗法,治小孩消化不良确有疗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龙王宫仍保存完好,直到1967年“破四旧”时才被捣毁,庙宇改建街办工厂,后拆建为居民住宅大楼。在大楼一侧墙脚尚能寻访到龙王宫石狮、石构件等残迹。

新河老街龙王宫

该龙王宫位于开福寺西侧,门对新河老街,至今尚保留有过去龙王宫的部分遗迹。由于新河老街拆迁,早已改为民房的原龙王宫房舍暴露出来,虽然内部的格局已被改变,但结构依然较为完整。藻井、卷棚、天井墙上的圆形彩绘,一切都显示这是一座古老而珍贵的建筑。

新河老街

2016年刚露面的新河老街龙王宫

最大的发现是正殿顶梁上的两处题记。一处题记为“大清光绪十二年丙戌岁季秋谷旦捐建”,另一处题记“提督衔江南福山镇总镇陈海鹏等监修”。光绪十二年即1886年,距今130年。陈海鹏为湘军将领,曾任福山总镇。陈海鹏晚年居开福寺前,在新河养鸭,并请来郭嵩焘、王闿运等文人诗酒饮宴,流传下“欲吃新河鸭,须交陈海鹏”的文坛佳话。遗址内另发现有汉白玉石碑一通。

据当地老人回忆:该龙王宫很大。龙王宫墙上有很多泥塑的菩萨和绘画,画的动物、桥、河流、房屋等。地上有石狮、石象共4个,各有一人来高。龙王神像立在高高的神台上,一边是一个令箭盒子,里面插了令箭和令旗,两边各站神童,有一个拿着宝剑,另一个拿令旗。龙王宫对面有一大戏台,台平面有一人多高,几根粗大的木柱,上面有屋顶。过去龙王菩萨生日要在这里唱几天戏,平时也有班子唱戏,据说相当热闹。

补记:新河老街龙王宫今已修复,并公布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长沙市今存的龙王庙还有洋湖街道的白龙庙马坡岭街道的红龙王庙等。

乌龙茶

君山银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