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玛瑙品鉴网

信阳毛尖:历经沧桑,仍保持初心

11-11


信阳,地处大别山桐柏山余脉,一半是山峦,一半是平原。

向外总爱以“江南北国,北国江南”示人,只有信阳本地人才知道,信阳其实是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存在。

行政上隶属河南,但风俗习惯及生活方式却和河南其他地区迥然不同。

尤其是南边几个县,只有在湖北才能找到归属感。

历史上信阳大部分地区曾归属湖北,解放后才划分到河南。

信阳就像一个被湖北遗弃,被河南收养的孩子,两边都不亲,两边都不爱。

没有了政策支持,信阳的经济发展一直缓慢落后。

值得一提的便只剩下这信阳毛尖了。

作为传统茶产区,信阳的茶叶种植历史可追溯到千年以前,而信阳毛尖的出现却是清末时期的事情。

信阳毛尖对茶青的要求较高,尤其是明前茶多以纯芽茶青为原料,雨前茶也多为一芽一叶

信阳毛尖的制作方法和所有绿茶类似,没什么特别之处,依次为摊青、杀青、揉捻、理条、烘焙。

作为传统十大名茶,信阳毛尖自有其独特之处。

但信阳地区真的适合种茶吗?单就产量而言,是极不适合的。

和南方茶产区相比,那里纬度高气温低,别的产区茶叶都摘了几遍,信阳的茶树还没发芽;别的产区秋茶正忙,信阳的茶叶早就罢园了。

加上每年春季都倒一遍春寒,下一场春雪,茶芽刚刚露头又被冻死。

即使进入正常采摘期,由于雨量和平均气温都低于南方,茶叶生长速度也远不及南方产区。

作为传统茶产区,和新兴产区相比,茶树品种多为土种,茶青不及新品种那样壮实肥厚,产量和品相自然也不抗打。

就在感觉这日子都没法过的境地下,信阳毛尖自己还偏偏作死,非要以纯芽为尊。

本来产量就少,还要单采芽头,难怪南方地区靠茶能振兴经济,富裕一方,而信阳地区却有越来越多的茶农放弃茶园,远离故土,背井离乡去远处打工。

近些年来,南方茶圈开始炒作荒野茶的概念。

其实荒野茶园面积最大的茶产区,信阳如果说是第二,没人敢说是第一。

信阳地区真的适合种茶吗?单就质量而言,又是极适合的。

纬度高气温低就意味着茶叶的苦涩味小,口感鲜爽甘甜;

生长速度慢就意味着有益成分有充足的时间聚集给茶青;

土种树种的优势如今自不必说,前些年人们都追求好看和面子,现在又开始流行追求传统事物,吃鸡蛋要吃土鸡蛋,喝红糖要喝古法红糖;

用芽头制茶就更能突出茶叶的美感和鲜爽的口感……

班里有个同学长相一般,学习一般,一直默默无闻地坐在角落里,没有人关注他。

突然有一天他闻名全校,靠的一定是他的某一项长处。

信阳就如同那个偏居一隅的学生,身上落满灰尘,唯一为人所知的便是这毛尖。

正宗信阳毛尖条形“细、圆、光、直”,白毫若隐若现,明前茶口感鲜爽而不寡淡,雨前茶醇厚而有回甘,就是靠着这种独特口感特征征服了很多人的味蕾,屡次入选十大传统名茶。

可惜的是,茶友们很难再喝到正宗信阳毛尖了。

原因并不在于信阳毛尖有多贵,虽然近些年来也有些人效仿南方炒作者炒作信阳毛尖,但基本都没有炒起来。

信阳毛尖的产区相对较大,浉河区、罗山县、商城县、潢川市,光山县以及新县都生产信阳毛尖。

价格比较贵的主要集中在浉河产区中的五山二潭,这也是炒作者经常提及的地方。

这些地方的茶叶贵不贵?贵!好不好?好!

但是和它的价格相比也就没那么好了。

排除这些价格虚高地区所产的茶叶,其他地区等级最高的明前头采一斤也就一千出头,明前茶七八百一斤就能买到,而雨前茶只需要两三百一斤。

重要的是,不同产区间的口感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跟同样是芽茶,动辄上万一斤的金骏眉和几千一斤的竹叶青相比,算是性价比比较高的了。

那茶友们难喝到正宗信阳毛尖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信阳当地茶农们的积极性倍受打击,大多放弃制茶为生。

上文说到各种因素导致信阳毛尖产量小,经济效益低,茶农们单靠茶叶已经很难养活一家人。

十几年前外出打工的机会少,即使靠茶叶挣不了多少钱,但是没有办法,只能挣一点儿是一点儿,所以茶叶的产量还是有保证的。

随着外出打工的机会慢慢增多,很多茶农纷纷放弃茶园去大城市,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远赴国外打工。

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儿童,想做点儿茶心有余而力不足,好不容易做一点儿也是留着家人喝,很少再去售卖。

跟十几年前相比,正宗信阳毛尖的产量怕是减少了十倍也不止。

第二,市面上的信阳毛尖多以假货居多。

现如今,信阳有大面积无人管理的茶园,茶园租金也十分低廉。

对加工户来说,茶园不是问题,问题是长在树上的茶青无人采摘。

每到清明节前后,媒体和报纸便会屡次报道信阳地区采茶工极度短缺。

即使有人愿意采茶,人工成本也急剧上升。

现在清明节前的纯芽茶青采摘成本平均在一百元一斤,四斤鲜叶做一斤干茶,光一斤干茶的采摘成本就达到了四百元。

而信阳毛尖对茶青的严格要求,也失去了像南方那样用机器采摘的可能。

所以很多加工厂吃不消,只能缩减产量,任茶叶长在树上慢慢变老。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四川雅安地区,由于树种和气候因素,茶青产量大,人工成本也低,清明节前一斤鲜叶的成本不过几十元,还没有信阳地区的人工成本高。

每到二月底就有大批信阳制茶师傅带着制茶设备远赴四川,租厂房收茶青,用信阳毛尖的制作工艺和外地茶青制作信阳毛尖。

通过这种形式制作出来的茶叶竟然比用本地茶青制作出来的正宗信阳毛尖条形更加匀称修长,颜色更加翠绿,白毫也更多,卖相更好。

最重要的是质量稳定,价格更低,所以一经推出,便受到茶商们的欢迎。

时至今日,市面上所谓的信阳毛尖,绝大多数都是李鬼。

很多茶友喝了多年信阳毛尖,殊不知喝的并不是正宗信阳茶。

价格更低,卖相更好,那这些外地货就比正宗信阳毛尖好吗?

茶叶最重要的因素是口感,外地货虽然好看,但其口感永远比不上正宗信阳茶。

第三,为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本地仍然坚守的茶农纷纷改种外地大白茶。

大白茶芽头肥壮,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做出来的干茶白毫外显,叶底匀称整洁,品相极好。

和本地土种相比,优势尽显,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南方地区和新兴茶产区多种植大白茶的原因。

在外观方面,大白茶分分钟吊打本地土种,但口感总是差那么一点儿,和本地土茶相比后劲小,回甘短,苦涩味重。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国家对乡镇的政策倾斜,和人们对传统口感的回归,现在零星出现一些外出打工劳动力回乡制茶创业的现象。

至于存在的种种困难,相信他们会慢慢解决的。

而茶商的冰箱里,近些年来又开始出现正宗信阳毛尖,那长相一般却口感一流的土种信阳茶。

也许不久的将来,茶友们真的能品尝到正宗信阳毛尖的味道,那苦尽甘来的味道。

信阳毛尖,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牙角

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