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玛瑙品鉴网

大红袍:茶中状元的独特魅力

06-10


中国的制茶技艺传承千年、融汇古今百姓的智慧,携着深厚的文化意涵。如今,茶叶的影响力早已不局限在中国,而是飘香海外,成为全世界人民喜爱的饮品。

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部授予的全国惟一“中国茶艺艺术之乡”等称号,是岩茶的故乡。
  武夷岩茶的制作可追溯到汉代,经历代的发展沿革,到清代初年出现了岩茶制作的完善技艺,首开乌龙茶制作的先河。武夷岩茶(大红袍)独有的“岩骨花香”是由武夷山独特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和精湛的传统制作技艺造就的,其传统制作流程共有10道工序,环环相扣,不可或缺,其中对茶质起关键作用的是“复式萎凋”、“看青做青,看大做青”、“走水返阳”、“双炒双揉”、“低温久烘”等环节。


  武夷山为红茶、乌龙茶的发源地,与武夷岩茶制作技艺相伴而生的茶俗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喊山、斗茶赛、茶艺等风俗雅俗共赏,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大红袍名字的来历也颇为有趣。相传在明朝洪武年间,秀才丁显进京赶考,途径武夷山时忽然发病,腹痛难忍,所幸被天心永乐禅寺的方丈所救,把他带回寺中并给他泡了一碗茶喝。丁显喝完茶,不久后就病情痊愈了,于是他继续赶往京城,参加科考,中了状元,还被招为驸马。

丁显功成名就后,对天心永乐禅寺方丈的救命之恩念念不忘,于是回到寺中报答当年之恩。两人交谈之时,方丈谈道,丁显生病时,喝的是九龙窠上三棵树上采制的茶叶。丁显惊奇于茶叶的功效,在返京时便求方丈又送了他一些茶叶。

丁显回到京城,正遇上皇后患了病。丁显见皇后与自己当时患病时症状相似,于是便将带回来的茶叶进献给皇后,皇后喝了茶后,果然也病愈了。皇帝于是问起了茶叶的来源,得知前因后果后非常高兴,决定加封九龙窠的3棵茶树为状元,命丁显去给茶树披上状元红袍。从此九龙窠的3棵茶树就有了大红袍的称号,所产的茶叶称为大红袍茶,也称状元茶。

当然只是传说,其中有多少真实性还有待商榷,不过大红袍确实有一定健胃消食、止渴解暑的功效。

收藏品

白珊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