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玛瑙品鉴网

沉香世家鉴定师分享《沉香木》知识,这是你的必修课!

07-20

沉香木

沉香木是瑞香科(Thymelaeaceae)植物白木香或沉香(Aquilaria agallocha)等树木的干燥木质结油部分,是一种木材、香料和中药。沉香木植物树心部位当受到外伤或真红油菌感染刺激后,会大量分泌带有浓郁香味的树脂。这些部分因为密度很大,又被称为“水沉香”。

在世界上很多地方,沉香木是珍贵的香料,被用作燃烧熏香、提取香料、加入酒中,或直接雕刻成装饰品。沉香木又名沉水香。沉香木质硬,大多不浮于水,味微苦,带甘甜。燃烧时的浓烟散发出强烈香气,并有黑色油状物渗出。沉香木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两广以及云南和福建等地,东亚国家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所产的沉香(新州香)质量最佳。

《本草纲目》中记载:沉香木具有强烈的抗菌效能、香气入脾、清神理气、补五脏、止咳化痰、暖胃温脾、通气定痛、能入药,是上等药材极品。沉香木种类很多,按其油脂含量分为“沉水”(这是沉香中实质或较中间的部份,膏脂凝结较紧密、结实的部份,投水即沉)、“筏”(半浮半沉)和“黄熟香”(不沉于水)三种。

沉香树因病变开始结香后,会经历漫长的生长期,至少需要几年至十几年的时间,但一块优质的沉香木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形成,因此产量极少,市场供不应求,因此十分珍贵,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另外,沉香的木材、树头和树根都可用来制作高级线香,用于拜祭和熏香。

  • 中文名
  • 沉香木
  • 外文名
  • Thymelaeaceae
  • 国内分布
  • 两广以及云南和福建等地
  • 国外分布
  •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

关于沉香

沉香是我国沿用历史相当久远的珍贵中药。沉香树为主根向下生长之深根系弱阳性树种,是最好的水土保护者。沉香成长过程中,不需喷洒农药,不会危害土质及人体的健康。沉香还有驱虫但不会杀虫的特性,有益于生态维护。发展沉香栽培生产,既是解决资源紧缺,减少进口,扩大出口创汇的有效途径,又是广大群众和农业企业脱贫致富的可靠保证。

沉香木

沉香是含有树脂的木材历经多年沉积形成的,沉香木自古以来就是非常名贵的木料,亦是工艺品最上乘的原材料。

沉香,又名“沉水香”,“水沉香”,古语写作“沈香”(沈,同沉)。古来常说的“沉檀龙麝”之“沉”,就是指沉香。沉香自古以来即被列为众香之首。与檀香不同,沉香并不是一种木材,而是一类特殊的香树“结”出的,混合了油脂(树脂)成分和木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而这类香树的木材本身并无特殊的香味,而且木质较为松软。据当今的研究,瑞香科沉香属的几种树木,如马来沉香树、莞香树、印度沉香树等都可以形成沉香。一般来说,沉香的密度越大,说明凝聚的树脂越多,其质量也越好,所以古人常以能否沉水将沉香分为不同的级别:入水则沉者,名为“沉水”香;次之,半浮半沉者,名为“栈香”(栈,竹木所编之物),也称“笺(音“煎”)香”、“弄水香”等;再次,稍稍入水而漂于水面的,名为“黄熟香”。

沉香木

由于沉香系自然凝聚而成,大小、形状差异很大,古人多就其特点取了很多有趣的名字,如:牙香(体积较小,状如马的牙齿),叶子香(薄片状),鸡骨香(内有空隙,似鸡骨),光香(外表如枯竭的山石,多作陈设之用),水盘头(体积甚大而质地较软),“速暂香”(在沉香自然成之前就采取者)等等。一些形状巧妙别致的沉香还可以作为陈设品。

沉香中的水沉,宽度大多不超过十厘米,长度不超过几十厘米;质优者一般质地较密,甚至坚硬如山石;表面很不平整;颜色多泛出绿色,深绿色,黄色,褐色或黑色,油脂部为深色,木质部为较浅的黄白色,混成各种纹理;含油量高的水沉香往往颜色较深,而且质地润泽,很容易点燃,燃烧时甚至能看到沸腾的沉油。

形成条件

沉香木其实是橄榄科、樟树科、瑞香枓、大戟科的四种特定科属的植物树汁的异化物,要其产生结香的效果,必须有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是橄榄科、樟树科、瑞香科、大戟科的四种特定科属的植物。

第二,树干中有成熟且发育良好的树脂腺(通常为三十年以上的成树)。

第三,树上曾有深违树干木质部的伤口,伤口可能是刀斧、自然力或虫蚁所造成的;如果伤口快速痊愈,则不会结香。

第四,树干伤。需被霉菌感染,伤口周围的组织因感染产生病燮开始溃烂,于是树汁沟里的树汁受此刺激,而异化为膏脂状的结块,将四周组织封闭阻断,以防止僧。溃烂继续恶化而扩散。遭种树脂结成的块状体,或其周边受影响的皮质部份则称沉香皮。从沉香横断面的显微观察中,可以清楚看到,从木质树汁导管中分出射腺,再聚合成油脂状沉香的情形。

第五,沉香在生成上,由于不同的树种、不同的自然真境以及不同的徽菌刺激,事实上有许多不同的气味变化,些变化从化学的观点上来看,它们分别是:沉香醇、乙酸沉香脂,以及:磷胺基苯甲酸沉香脂、苯甲酸沉香脂、异丁酸沉香脂、正丁酸沉香脂、桂皮酸沉香脂。

优劣分辨

三个简单的鉴别天然沉香方法:

1.天然沉香木有清晰的木纹。当然越高档的木纹越细密。人工加工的基本上看不到木纹。

2.天然的沉香一般有清晰的毛孔,因为天然木材都是有毛孔的沉香木也不例外。如果没有基本就是人工加工的。

3.天然的沉香是不会掉色、脱油的。如果拿到手上会有掉色或者手上有明显的油脂那就可以判断那是人工加工的。

药材沉香

【别名】又名沉水香、沉香木、耳香、上沉、白木香、海南沉香、女儿香、莞香、岭南沉刀香。

【来源】来自瑞香科植物白木香Aquilariasinensis(Lour)Gilg的含树脂的心材。

沉香是我国中药史上稀世药材

沉香是自然界中极少具有的抗菌及增强免疫功能的药材,其气味芳香。入肺、肾、脾、胃、经,为行气药中最上 等的药材,能调节人体内气的运行,疏通内脏机能,对肺、肾、肝、胃、肠、心脏等都是非常有效之药材。在治疗与功能方面如:肺脏(肺结核、气喘)、肾脏(补 肾、利尿、壮阳)、肝脏(肝炎、肝硬化、肝肿大)、胃脏(胃溃疡、胃炎、胃痛)、肠(便秘)。对癌症及其它慢性病亦有疗效,对强化心脏及神经具有特殊疗 效,日本知名良药“救心”成分中就含有高级沉香——奇楠。

沉香是我国中药史上的瑰宝,历代医家均有记载。《本草纲目》谓之“气味辛,微温无毒。有降气、纳肾温中、清肝之功效”,“治上热下寒,气逆喘 息,大肠虚闭,小便气淋,男子精冷”。《日华子本草》则记载其药用为“调中,补五脏,益精壮阳,暖腰膝,去邪气。止转筋、吐泻、冷气,破症癖,治冷风麻 痹,骨节不任,湿风皮肤痒,心腹痛,气痢”。同时,《名医别录》、《雷公炮制药性解》、《神农本草经集注》等典籍也均有关于沉香药用的论述,足见其于中药 材界的显著地位。

除了“降气温中,暖肾纳气”的自身药用价值外,沉香还能与其他药材搭配应用,制成治疗心脑血管、消化、呼吸、风湿等疾病的众多中成药。据《本经 逢原》载录:“同紫苏,白豆蔻,治胃冷呕吐。”,“同茯苓、人参,补气宁心,交通心肾,治心神不足”。分别配以木香、肉苁蓉、熟地、肉桂等药材,皆可达成 不同效用,且疗效极佳。而今,沉香依然被广泛用于制药,被列为全国中医医院急症必备中成药的西瓜霜退热灵胶囊的主要成分就有沉香,在“沉香化气丸”、“十 香返生丸”等制药中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成分。也正是因为沉香在自然界中十分稀有,又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自古以来便被捧为稀世名贵药材之一,甚是珍贵。

艺术藏品

质地坚硬、油脂饱满的沉香还是上等的雕刻材料。沉香雕刻品古朴浑厚,深沉润泽,别具风韵,极具收藏价值。沉香对雕工的技艺要求很高,其难度远大于其它木 材,沉香凝聚了油质和木质两种特征,质地不均匀,外表和内里的油脂走向不易拿捏,所以不易下刀,因而好的沉香木雕极为稀奇珍贵。

沉香是在温度、湿度、外界细菌和香树分泌物等共同作用下的稀世天然藏品,任何一个量稍有不同,所结出的沉香品质层次不一,味道不尽相同。且至少 需要十年乃至成百上千年方可形成,故其原有价值相当昂贵。而如今经过名家雕艺大师之手,人工“美”化后的艺术品则价值更为不凡,它在原来的基础上被赋予了 一定的人文价值,使得它的生命活力之上更添一份独特个性,自然广受追捧,更有甚者称之为“疯狂的木头”。

如世间任一物种,沉香也完成了它的转型,大胆踏入艺术殿堂,摇身变为投资热品,它的收藏之热势如破竹。当今,沉香在保利、嘉德等拍卖会上屡创 新高。2012年北京保利春拍的一幅沉香雕仙山楼阁嵌西洋镜座屏成交价高达2070万元人民币,一举打破国内沉香艺术品拍卖记录。从2002年前顶级沉 香仅百十元,到今天万元一克,甚至极品沉香有价无市的盛况,沉香成功从早前熏香用具广为人知,紫檀青花、白玉玛瑙的香炉鼎具,不菲天价却争相竞拍,而用具 之根源,香料本身却乏人问津的怪圈中跳出,以不可抑制的高势,独占艺术藏品之鳌头。

究其根源,不外乎以其资源之稀缺,彰显权势、地位之象征。沉香的用途广泛,且有辟邪、除秽、醒脑、养生等实用功效,随资源日益减少而更显珍贵。 就艺术品本身而言,兼具沉香实用功效与传统民间雕刻艺术,加上背后的文化内涵,人文气韵,锦上添花,实属“贵”品。正因为沉香之难得,其保养更需注意。沉 香极怕化学试剂的侵蚀,亦不可曝晒,强烈的阳光会使其变质,应藏于40摄氏度以下。再者按佛学来讲,沉香制品具一定灵性,能够驱邪除恶,所以日常应当保持 个人卫生,对艺术品坚持尊重。

如今的沉香,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门,于都市人群,尤其是整日与快速工作节奏相伴,极度缺乏舒缓心情及压力渠道的白领及企业家们,无论是居家养生 还是投资收藏都是一项极佳的选择。此次即将于新世界珍宝馆拉开帷幕的“2013世界沉香汇展”,荟萃了世界顶级沉香,又兼有便于携带的沉香饰品、收藏爱好 者最为中意的名家木雕艺术品及各类香具,应有尽有,满足所有的消费需求,乃沉香爱好者不容错过的体验之旅!

收藏方向

说起沉香收藏,大家会自然而然想到摆件、珠串、手把件等收藏品,其实不然,沉香也可以转身线香,成为香料。沉香粉末、由沉香制 成的线香也在逐渐走进收藏爱好者,成为沉香新的收藏方向。沉香制成的线香分为多个级别,级别低的线香是以沉香壳和沉香木作为原料,级别高的线香是以沉香作为原料。当今越来越多人在收藏沉香的过程中收藏沉香的香 料,通过与多种香料调和后的沉香不但不会使其的收藏价值受损,反而为沉香的收藏增色不少。如果是高端的沉香线香,都是克来出售的,因此也被称之为 收藏里的奢侈品。在市场常见的沉香线香都加入了其他的木材粉末,因此不同的沉香线香在点燃后会散发出不同的味道。

沉香木

沉香历来就是“众香之 首”,是自然界中少有的具有抗菌以及增强免疫功效的药材,燃烧时所发 出的清香,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同时还提高睡眠质量,缓解失眠、头痛和压力过大的情况。所以,沉香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收藏品,而是集香薰、药 用于一身,在收藏的过程中还可以提高收藏者的生活质量。

据史料记载,中国的香文化,始于春秋,成长于汉,完备于 唐,鼎盛于宋。而沉香早在汉代就已成为王公贵族的炉中佳品了,随着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宗教的兴盛发展,沉香的使用更是频繁。沉香被广泛用作香料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燃烧时所发出的气味乃高 雅而清净,易使人心平气和,进入安详状态,起到自然调节人体内气运行,疏通内脏机能的效果,是养生保健的天然佳品。

“养生”这一话题, 由古至今始终为人们所热议,宫廷之中更是盛行,“熏香”是最常用的养生方式之一。从中国历朝历代的上层皇亲,乃至如今的阿拉 伯、日本皇室贵族都有以沉香为香料熏香的习惯。而作为行气最上等精品的沉香,对于睡眠的治疗和调理之效尤为显著。“燎沉香,消溽暑”,对于现代生活节奏 快,成天忙碌焦虑的都市人来说,沉香是不可多得的佳品,养身、养心,更养生。

沉香可制成香粉、线香,也可提炼出其精华制成沉香油,这一天 然香料的独特香味有安眠抗郁、愉悦催情等功效,可达养心之效。对于居家生活,沉香之 香气在驱蚊除菌、祛除湿气、改善空气等方面也有奇效。而其制成茶品更是难得,香气浓烈,风味独特,入喉回甘,茶劲久而不散,沁人心田,韵味无穷。茶内的微 量元素可谓人体特殊的能量补充剂,止咳抑喘,祛疫降脂。东南亚国家实验表明,长期冲饮沉香茶,顽固皮肤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它在消化系统、循环系统、中枢 神经系统亦有极佳的药理作用,实为养身良方。

四雅之首

香道,是将香料所产生的香气、烟形配合富于艺术性的香具、香道生活环境的布置,再加上典雅清丽的点香、闻香手法,经由以上种种引发回忆或联想,创造出相关的文学、哲学、艺术作品,从而使人们的生活更丰富、更有情趣的一种修行法门。

香道在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里,占有重要的一页。用香之文化可追溯至2500 年前,中国的香道文化的演进可概分为几个阶段:

西汉以前焚香的材料,主要是以香茅树脂等草本植物为主,其目的是为驱蚊,除獐,防瘟疫而用。到西汉中叶,

南海乃至到远西之龙脑,苏和等树脂类香料传入中原,因其芬芳馥郁,广为流行,深受皇室贵族士大夫等所喜爱。由于此类香材需用炭火闷烧,所以香器的制作,更加繁复与精致。此点,可从汉代“博山炉”的大量出土而得到印证。

魏晋南北朝,佛教进一步普及和兴盛,由于香品时对诸佛菩萨的重要供养。因此,用香文化也普及于社会各阶层,为民生必需品。

为至唐宋由于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造就了中国文采鼎盛时期,沉香等名贵香品的使用,更成为当时的风雅时尚。品香与琴棋书画得结合,尤为文人雅士所钟爱,品味着熏香沐浴的氤氲和焚香抚琴吟诗的雅致。

自从元代线香发明以后,品香的制作,更加多元化。至明清以沉檀香为材料制作的香品更是宫廷朝堂,贵胄之家不可或缺的用品。再者历史中因香而创造的各类香炉各为后人所喜爱与珍藏。

古代君子有四雅——斗香、品茗、插花、挂画,其中以对香品的熟练掌握为才艺之首。古人流传至今的香文化,内涵及其丰富。它是芳香的,又是审美的,讲究典雅、蕴藉、意境,其香品、香具、用香、咏香也多姿多彩、情趣盎然;它还养护身心,开启性灵,在用香、品相上达至心性的领悟,从而使人们从心灵深处喜欢上它。

唐代李密喜欢独自一人携香具香品入山岭之中,选一平坦之地,席地而坐,焚香后让香气与山中的树木清香融为一体,使身心浸淫在青山绿水和特殊的香气之中,“舒啸情怀,感悟天地之理” ;宋代的蔡京品香则要有气势,要使烟气蓬勃而出;徐铉则一生焚香伴月......

沉香在香道中价值极高,香道之中的香,主要有四种:沉香、檀香、龙涎香和麝香。古人常说“沉檀龙麝” ,四香之中以沉香为首。沉香燃烧时发出的香味是一种沉静而高雅的清香,很容易使人心平气和,进入安详的状态。香炉、手炉、香斗、香筒、卧炉、熏球、香盘、香盒、香夹、香箸、香铲、香匙、香囊等,造型丰富的香具,成为香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现代香道发展首推台湾和日本,用香、品香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现已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台湾香道和日本香道。随着香料贸易及制香业的发展,香文化渐渐拓展到各个国家和地区,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沉香分类

野生天然沉香以结香原因的不同可分为四类:

其一,“熟结” :树木死后,树根树干倒伏地面或沉入泥土,风吹雨淋,经年累月,慢慢分解、收缩而最终留下的以油脂成分为主的凝聚物。如(本草纲目)记,“其积年老木,长年其外皮俱朽,木心与枝节不坏,坚黑沉水者,即沉香也”。

其二,“生结” :树木在活着的时候形成的香结。刀斧斫砍、蛇虫动物啮噬等外力引起较深的伤口后,香树会渗出树脂以作自我防护,从而在伤口附近结香。

其三,“脱落” :枝干朽落之后又结出的香。

其四,“虫漏” :由于树虫、细菌等对树木的蛀蚀而形成的香。

由于年数短的香树树脂腺不足,一般只有数十年以上的香树才可能形成沉香,而且从结香到成熟又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有的香树寿命长达几百岁乃至上千岁,其倒伏后留存的沉香往往也有几百岁以上的“寿命” , 所以古人称赞沉香“ 集千百年天地灵气” , 所以上品天然沉香为无价之宝。

天然沉香的产量受限,当今多用人工栽培香树。常在成熟香树的树干上切开或钻出一些“伤口”,或是铺设一些真菌,一年或几年之后就会在伤口附近结出沉香,而且年头越长,香的质量越好。但即使是人工栽培,一般也要10 年以上的香树才能结香。

沉香木中以奇楠为最

沉香木生长于高温与潮湿的环境,可概分为惠安沉、星洲沉及奇楠沉。

1、惠安沉:早期以越南中部顺化芽庄,顺化附近山区为主,先以岘港为集散地(含越,寮边界)。

2、星洲沉:早期以马来西亚(古晋等地)为主,分散在苏门答腊、加里曼丹岛、安汶岛、帝汶岛等地,现今以伊利安岛为主。

3、奇楠沉:乃沉香之最,极其珍贵。质地稍软(因皆油脂)咀嚼之,苦麻中略带甘洌;闻之,清之如蜜,香气持久;握之,热气即散,又称冰沉。

沉香中还有一个特殊的品类:奇楠。(“奇楠”是从梵语翻译的词,唐代的佛经中常写为“多伽罗”,后来又有“伽蓝” ,“伽南” ,“棋楠”等名称。)奇楠的成因与普通沉香基本相同,但两者的性状特征又有很多差异,所以习惯上让它单成一类,且列为沉香中的上品。有人就说,要积了三辈子的阴德,才能闻得奇楠香,要八辈子修来的福气,才可品或饮用奇楠香。

奇楠不如沉香密实,上等沉香入水则沉,而很多上等奇楠却是半沉半浮;沉香大都质地坚硬,而奇楠则较为柔软,有黏韧性,指甲轻掐即会凹陷,刻刀削之,如削 泥般轻软,其木屑会卷曲不断,削下的碎片甚至能团成香珠;舌尖触之,并非是辣,而是麻,麻的感觉会持续半个小时左右,其间食不知味,满口生津,奇楠香久久 不退;木屑嚼之粘性如麦芽糖,反复咀嚼几次,木屑就会在口中消化无存;在显微镜下可发现,沉香中的油脂腺聚在一起,而奇楠的油脂腺则是历历分明;奇楠香的 油脂含量一般高于沉香,香气也更为甘甜、浓郁,恒温加热闻其香,如兰花般的香气,馥郁持久;多数沉香不点燃时几乎没有香味,而奇楠不同,不燃时也能散发出 清凉香甜的气息,而且奇楠的产量比沉香更少。

南京雨花茶

灵璧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