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玛瑙品鉴网

古代诗人眼中的太湖石: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10-07

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万古生幽石,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得识?

这首诗歌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吧,这是唐朝时期吴融写太湖石的,这块伫立在洞庭湖中奇奇怪怪的石头,被阳光映照到自身的层次感显得好看,光影交错在其上宛如涟漪荡漾,泛起的一片片碧波相信也会给观赏的游人心里留下波澜,所以他写下这么一首诗歌来赞颂太湖石。

太湖石魅力无穷,位列古代四大名石(太湖石、灵璧石、昆石、英石)之首。古人寄情虚无缥缈的“云”,追求洞天福地的“梦”。云“触石而出”,奇石因此被古人称为“云根”。太湖石孔洞相连,遇水则飞瀑流泉,焚香则百窍生烟,成了“云根”的最杰出代表。

北宋大书画家米芾为灵璧石定下“瘦秀皱透”的鉴赏标准,而太湖石却将其阐释得geng加周到,成了古典主流赏石文化的代表,也成了传统赏石美学的最gao标准。 太湖石又叫文人石,是古代文人亲近自然,返璞归真,追求物我为一的重要载体。 他们在文房中清供太湖石,视之为案头上的山水,将身心沉浸其间,在无限shen思中,寻找精shen慰藉和心灵自由,排解现实困惑和心中抑yu。

金刚菩提子

玉髓和玉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