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玛瑙品鉴网

掌握日常泡茶的五大关键步骤,轻松冲泡无忧虑!

09-22

掌握日常泡茶的五大关键步骤,轻松冲泡无忧虑!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冲泡,是所有爱茶者必备技能之一。

会泡茶,个中好处,随便也能说出一二三四五出来。

如,懂泡茶,能体会到茶叶的风味。懂泡茶,随时随地有茶可喝。懂泡茶,在三五好友相聚时还可以充当一把泡茶者……

中国茶,分为六大类,若是能熟悉掌握每一种茶的泡茶,这意味着您能喝遍所有茶类,再也不用担心没茶喝。

对一些茶友而言,泡茶却无比难,这就像有的人天生不具备厨艺细胞,一进厨房就能制造出“灾难现场”。

不过,泡茶这件事,却可以修炼,可以后天培训,在一次次冲泡过程中,不断累积经验。

蓦然回首,竟然意外地发现,自己懂泡茶了。

不论您是冲泡白茶、黑茶、绿茶还是普洱茶、红茶,有五大黄金法则,请务必学会。掌握这些技能,再也不用担心冲泡问题。

《2》

泡茶前,熟知茶叶的本性

中国茶, 有六大类。绿茶、黄茶、白茶、乌龙茶、红茶、黑茶,每一种茶都有其特性,且不同的风格,吸引了各自的粉丝群体。

六大茶类,有何特点?

绿茶:娇嫩,重在鲜爽

黄茶:鲜香,不可错过其清香

白茶:鲜、香、甘、淳、爽,可常年陈放

乌龙茶:清、香、甘、活、醇,风格百变

红茶:温厚、淳朴,水温须把控到位

黑茶:后发酵,茶性温和,带有独特的陈香,易沾染异味

懂得六大茶类的特性后,才能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选择冲泡茶具、冲泡水温、出水时间等。

《3》

茶器选择,重在因材施教

在众多茶器中,一个款名为白瓷盖碗,这可是茶界万金油,不论您冲泡何种茶类,白瓷盖碗均可冲泡。

不过,我们在冲泡时,还是要根据选择出最适合茶类的冲泡茶器。

绿茶:玻璃杯

黄茶:玻璃杯

白茶:白瓷盖碗

乌龙茶:白瓷盖碗

红茶:白瓷盖碗

黑茶:紫砂壶

因茶选择茶器,这一点很重要。若是茶器选择不到位,茶叶的茶性不能得以完美发挥,茶香、茶滋味都将会大打折扣。

选择玻璃杯冲泡白茶和黄茶,便于观察茶叶在水中舒展、游动、变换的过程,同时玻璃杯散热快,不容易闷坏娇嫩的茶叶,不会导致茶汤变色,可泡出鲜爽感十足的茶叶。

选择白瓷盖碗冲泡白茶、乌龙茶、红茶,目的在于感受每一冲风味的变化。

盖碗,是所有茶具里足“无私奉献”的一款,完全为茶叶提供一个舞台,尽情释放茶香,不吸收茶味,能够保证茶汤的原滋原味。

而使用紫砂壶冲泡黑茶,在于紫砂壶可吸收气味,在冲泡时,能起到净化茶香的作用,减少黑茶因后发酵所产生的陈味。

器为茶之父,可见茶器的选择对一款茶叶的影响之大。

《4》

泡茶,水温、水质、出水要掌握到位

【水温】

水温的选择,请牢记一个原则:好茶不怕沸水泡。

但为了让茶汤的口感更好喝,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感适当调整。

有的茶友,偏爱用沸水冲泡后的口感,滋味浓郁,茶香足。

而有的茶友冲泡,怕自己出水拿捏不到位,反倒影响了茶汤的口感,所以会稍稍地降低冲泡温度。

不论选择何种冲泡方式,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茶汤更好喝,这点原则不可动摇。

绿茶:90℃左右

黄茶:90℃左右

白茶:100℃

乌龙茶:100℃

红茶:100℃

黑茶:100℃

具体冲泡温度,可根据个人需求调整。

【水质】

水质,从很大程度上决定决定了茶汤的滋味和口感。

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可见水对茶的重要性。

陆羽《茶经》有云:“其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也说明泡茶用水十分讲究。

如今,我们身边可接触到的冲泡用水,可分为四大类。

1、山泉水

2、矿泉水

3、纯净水

4、自来水

在这些水质中,首先把自来水淘汰,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冲泡茶叶不要用自来水,会严重影响茶叶品质

优选山泉水,如果没有这类资源,选择矿泉水和纯净水也是可以的。

【出水】

不同茶类的出水时间,也要掌握到位。

用玻璃杯冲泡绿茶和黄茶,一般等到茶汤凉了之后就可以饮用,用盖碗冲泡茶类则要注意,选择快出水。

不论是白茶、乌龙茶还是红茶,为必满茶汤滋味过浓,出现苦涩味,在冲泡时请遵循快出水的原则。

紫砂壶冲泡黑茶,因出水口本身就不大,故而在出水速度方面也会比较慢,属于慢出水一类。

《5》

泡茶,科学投茶是关键

泡茶,有一个细节不可错过,那就是投茶量的选择。

投茶量,往往会被忽视,有茶友随性,直接用手抓取一些,丢进茶器中,注入沸水,倒出茶汤。

这类比较随性的做法,往往会让茶汤的味道变得不可把控。要么茶汤太浓,要么茶汤太淡,无法准确感知茶叶的滋味和香气。

如用玻璃杯冲泡绿茶和黄茶,一般注入300毫升的水,搭配3-4克左右茶叶即可,不宜过多,长时间浸泡下,容易使茶汤苦涩。

用白瓷盖碗泡茶,也要注意茶水比例。

目前,比较经常使用的,是110-120毫升左右的盖碗。

110-120毫升白瓷盖碗冲泡白茶,投茶5克。

110-120毫升白瓷盖碗冲泡武夷岩茶,投茶8克。

110-120毫升白瓷盖碗冲泡红茶,投茶5克。

在科学投茶量下,才可感受到茶叶的香与水,不至于茶汤不是太浓就是太淡。

《6》

泡茶,重在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茶

最后想说的一点,是关于选择茶叶。

中国茶,有六大类之多,这些茶,各有特色,该怎么选?

最重要的一点,是根据体质选茶。

在中医范畴,人的体质可分为九大类,不同体质适合喝的茶类不同。

根据体质选茶,落实到实处,还是要根据茶性选择。

依据中医的基本理论,各种药物都具有各自最基本的功能特性(也就是“药性”),中医范畴,可将药性分为寒、凉、温、热四种。在四性之外,还有一类叫平性药。

寒凉与温热是相对立的两种药性,寒凉药材多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适用于热性病症,如喉咙痛的时候就需要喝寒凉类的药物降火。

温热药材一般都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等功效,适用于寒性病症,如四肢厥冷、面色苍白等。

茶叶的“茶性”其实就源于中医的四性。

绿茶、黄茶性寒凉——部分消化系统不好的茶友,不适宜喝寒凉的茶,因为会刺激肠胃。如果是肝火旺,易上火的人,适合喝这类茶。

老白茶、陈年黑茶、红茶,茶性温和,就适合手脚冰凉的人喝。

故而,茶类的选择,还是要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

《7》

茶叶冲泡,其实充满套路,我们只要学会其中门道,自然可以驾轻就熟泡出一杯好茶。

本文所提的五项黄金法则,是日常泡茶的经验总结,学会它,准没错。

这五个黄金法则依次为:

1、熟知手中茶叶的特点

2、根据茶类选择茶器

3、学会用好“水”

4、准确控制投茶量

5、根据个人体质选择茶类

学会这五点,再也不用担心不懂冲泡!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楷书四大家

海洋之心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