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玛瑙品鉴网

普洱茶:向咖啡行业取经的可能性

05-20

普洱茶:向咖啡行业取经的可能性

选择喝普洱还是喝咖啡,我是坚定的“普洱派”。

有比选择喝咖啡更多的理由来选择喝普洱茶。比如,普洱茶有着更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承;茶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宗教、艺术、文化等方面息息相关;普洱茶更耐泡、层次感更丰富、百山百味更具韵味和变化、具有收藏价值,更符合东方人的习惯和东方人对文化的理解和审美。

虽然是“普洱派”,其实咖啡也有做得好的地方,可作“它山之石”。

前几天去普洱的大开河咖啡庄园参观考察,具体地感受咖啡的加工、制作和营销。

我去的目的就一个,看看咖啡和茶叶到底有什么不同,有没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值得借鉴的地方还真有。

(1)咖啡的标准化值得学习。

就香气来说,咖啡的香气归纳有来自植物、花、种子、果实、木质等各种代表,且可以提取精油。咖啡所含香气是哪种类型,具体地可和提取精油的标准样通过收集器皿比对确定,做到标准化。

普洱茶香气的描述是一软肋,又少又模糊。例如,一款茶香,有人说兰香,有人蜜香花果香有人彰香,十个人会有十种不同的看法和理解。我曾经听过资深的老茶人解释彰香,说樟香并不是香樟木的香,那到底是什么香呢?结果说了半天,有用的只一句话:是一种“老勐海味”。

又比如说“茶气”,十个人也有十种解释,初涉普洱者会听得“稀里糊涂”、“一头雾水”,类似的还有“水路”等。

可以借鉴咖啡的嗅香设备,将典型彰香的老茶放入容器,适当加热体验所谓的“彰香”为何物,或是提取“有效成分”或嗅或品。

香气的描述,不宜用抽象模糊不为人们熟悉的语言描述,要给人见得到摸得着感受得到。

(2)咖啡的简单化可以推广。

茶文化“博大精深”。普洱茶从择水、择器(烧水器、泡茶器、品茗器、藏茶器等)、冲泡、品茗,到礼仪诸多方面都有不少要求,但不宜搞得太复杂。

程序的操作不要太复杂,要遵循简捷、实用、有效不做作。

语言的描述也不宜复杂,要简洁、通俗、具体、形象,不要虚无缥缈、夸大其词。

复杂使得“门坎”过高,会失去了很多初学者。

这些年,喝咖啡的年轻人数在递增,什么原因?

我发现,很多的年轻人不愿意上茶台冲泡普洱。在他们的眼里,感觉泡茶是一件多么复杂的事情。

也许是我们泡茶的“名堂”太多!

比如,叩几下指头又代表着什么含义,酙茶要“凤凰三点头”,杯子注多满是留人,多满是逐人,什么位置不能对着什么,什么茶又属“雷”、什么属“火”属“水”,搞得很玄乎很虚幻。

咖啡的形制和包装做得简易、方便携带和便于冲泡品饮值得借鉴。一小袋一小盒几十块钱都买得起、送得起喝得起。

普洱茶的形制和包装乃至冲泡都可以再简单化。从人头贡茶团茶到七子饼班禅沱再到手撕饼、龙珠、小玉饼、茶粉、茶膏、巧克力砖体现着不断地进步和前行。方便快捷的制式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冲泡器皿能否考虑到更方便、更不烫手值得尝试改进。

(3)深挖普洱茶文化,增强普洱茶魅力

普洱茶简单化,是指丢弃那些繁杂虚无缥缈不实用不切实际的东西,而不是放弃中国荼文化精髓、放弃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相反地,还要深挖和放大。

咖啡有这么多的香气和滋味,普洱茶为什么不可有,应该还更多!

我们为什么不做标准化,做一些香气体验馆,体验兰香、蜜香、樟香、参香、药香、枣香、马汉青香?

咖啡馆时尚、温馨,茶空间则更富魅力。茶空间的设置充分体现中式古典美学,利用对称、留白、以及窗花、盆景、中式古典家俱、书法山水画充分展示东方美学及其韵味。

中式茶文化之器文化、香道、花道、木艺、石艺,这些是咖啡文化所无法比拟的。我们茶文化中的烧水器、泡茶器、藏茶器以及制成它们的瓷器、陶器、金属器皿,宜兴紫砂、建水紫陶、柴烧等,这些都是我们最擅长、最厉害、最宝贵的财富,一定要深挖。

茶文化和咖啡文化是东西方两种文化的产物,它们并不排斥,可以相互借鉴。

喝普洱还是喝咖啡,我觉得不用计较。当你做到已经很强大的时候,往往会更包容。

茶台

编钟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