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玛瑙品鉴网

白茶泡不好喝?老茶客揭秘5大泡茶误区,你中招了吗?

03-11

白茶泡不好喝?老茶客揭秘5大泡茶误区,你中招了吗?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昨晚收到了新买的香薰蜡烛,它的味道很特别。

闻着与许多木质香料类似,拥有一股浑厚的松柏老旧气息。

特别之处是,同时兼具清冷的森林调。

一众林木幽香,隐隐幽幽。

仔细分辨下,还能闻出其中的花香。

似寒冬里绽放的腊梅香,不甚浓烈,但却格外坚定。

冲破周遭的寒意,盈然而来。

冷峻却温柔,像极了冬日的情景。

一派萧瑟寒冷里,无限生机已经在酝酿。

一切的一切,都在悄然酝酿着。

在期待与等待之中,一点点向前。

这种逐点逐滴往前看的过程,亦很契合新手学泡茶的心态。

进一分,有进一步的欣喜。

来到茶桌上,拿起形形色色的茶器,逐渐摸索着开始泡茶。

慢慢避开错误泡法,才不至于平白泡毁一泡好茶。

为了在茶桌上“大展身手”,这篇特意汇整出5条白茶冲泡误区,照着学才不会走冤枉路。

《2》

一、大壶泡茶喝半天。

泡茶喝,不管是什么茶,总有部分茶友习惯了大壶泡。

夏天喝,选一把容量超600毫升的复古风陶瓷大壶,泡出一大壶茶水,等放凉后再大口畅快喝下。

冬天气温低,改用焖烧壶、暖水瓶、保温壶闷泡。

往壶内放入一把老白茶干茶,加满沸水,拧紧瓶塞。

随时想喝了,就从中倒出一杯。

一壶茶喝了超过三分之二,再次续水,继续闷。

算下来,早上八九点泡的一壶茶,放到晚上照喝不误。

焖一壶茶,直接喝一整天。

照这么做,并非健康喝茶之举。

且不说,闷太久的茶水,味浓苦涩,不宜多饮。

闷开后再放上大半天,即便壶内茶汤没有彻底凉透,倒出来尚且温热,但内部的鲜醇、鲜爽、爽口茶味照样被破坏。

久闷后,茶味早已不再新鲜,多饮无益。

不论何时何地,泡白茶别忘了“现泡现饮”。

把握当下,风味更有保障。

《3》

二、饼茶要闷到茶叶散开再出汤。

不推荐固执于此,盖碗泡白茶,看重快速出汤。

快速注水,迅速合盖,立马出汤。

动作一气呵成,迅速完成手上的冲泡动作。

散茶如此,饼茶亦然。

产区工艺俱佳的优质白茶饼,沸水迅速冲刷下,也能浸出丰沛滋味。

甘润、饱满、有厚度。

且,茶汤当中还有不少馥郁的落水香。

从注水开始,到倒出大量茶汤,一泡茶的时间应控制在10秒以内。

随着沸水轮番快速冲刷,连续“快出”4冲、5冲,盖碗内的茶叶始终会有泡散的一刻。

别选在一开场的时候就闷泡,等到饼茶闷泡浸散,头道茶水内部会浸出过量滋味。

又浓又酽,并不好喝,白白浪费好茶。

《4》

三、泡寿眉前先徒手掰去茶梗。

曾在一位上海姐姐那,看到过比较“精致”的寿眉冲泡方法。

彼时,她在泡2019白露茶。

从铁罐内取出散茶后,第一件事做的就是手动摘掉茶梗。

三下五除二,就像原本梗叶保留尚且完好的老寿眉,拆成了两组。

叶片归一堆,茶梗归一堆。

然后,大手一挥,将茶梗全部丢在桌下的垃圾桶。

只留叶片,放进盖碗内冲泡。

这一幕让我们看得一愣,心里颇为不理解。

那位姐姐淡然一笑,解释她喜欢老寿眉的醇柔,但总觉得茶梗登不上台面,所以每次泡茶前都会摘掉茶梗。

闻言,劝住了她。

寿眉的“梗”,其实对茶味的甘醇绵柔有不少助力。

因为连接芽头、新梢叶片的嫩梗,在茶树生长过程中扮演上传下达的角色。

叶片通过光合作用积蓄的养分物质,通过这截嫩茎,传递到主干。

茶树根系从土壤内吸收的养分、水汽,也通过这道关口输送给叶片。

某种意义上,茶梗是能量中转站,内部含有一定数量的可溶性糖、胶质物,能让茶汤喝着更醇更绵柔。

喝寿眉,尤其是白露茶这样的明星级秋白茶产品,还是完整冲泡为好。

连芽、连叶、连嫩梗一起冲泡,更能发挥出正常的风味水准!

《5》

四、泡茶时在一旁熏香,喷香水。

美妙的香气拥有治愈系力量,闻之令人心安。

正如开篇提到的,那个森林松柏气息的香薰蜡烛。

但香薰炉、香薰灯、香薰蜡烛、香炉、线香、喷香水等,要看场合。

在书房写字看书时,熏香作伴,更显风雅。

但到了茶桌上,还是专注于面前为好,不适合再去捯饬各式熏香。

因为,这些外来熏香产生的浓郁香味,会冲撞好茶的天然茶香。

坐在一旁喝茶,会干扰泡茶者本身的嗅觉判断。

不论喝白毫银针、牡丹王、春寿眉。

还是泡白露饼、清明白牡丹、抛荒银针。

揭盖闻香,从中闻到的一概都是熏香味,品茶会打了折扣。

为了不妨碍品茶,泡茶期间适宜清简。

泡茶之前先清场,将茶桌四周与泡茶无关的物件先撤下。

留出一方清幽安静的环境,更便于欣赏茶味美妙!

《6》

五、烧水泡茶,一壶水用到底。

最近接连看到相似的提问,为什么同一款茶,再泡开没有之前香?

为此,专门写了篇文章分析。

结果有了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结论,原来问题出在水温。

不少茶友在烧水泡茶时,秉持一个习惯,一壶水用到底,不会再次烧开。

夏天室温高,壶内沸水降温速度没那么快,按一壶茶能泡5冲茶来估计,水温尚且有保障。

但冬天和早春不行,连续泡出两、三冲热茶,慢慢细品结束后,中间已经过了十来分钟。

彼时,壶内热水已经跌破70℃,丝毫没有滚烫热气冒出。

后几冲再继续泡茶,相当于温水冲泡。

热量不足,温度不足,茶香难以激发,且茶汤醇厚感明显下降。

喝到的仅是温吞水,谈不上半点香醇质感。

找到问题所在后,解决思路不难。

其一,买一把带自动烧水保温功能的烧水壶,壶一放下就自动加热。

但要注意确保壶内时刻有水,防止空烧。

其二,只烧半壶水,足够泡两、三茶就行。

往下继续泡茶时,再次加水烧开。

其三,一壶水烧开后间隔十分钟左右,重新摁下加热键。

这时候千万别顾虑所谓的“千滚水”说法,只要水质清透可靠,哪怕反复重新烧开100次,也不会带来负面影响。

古早谣言里提及的“千滚水有害”一说,早已被辟谣,不能再盲信。

《7》

郑板桥写过一段生活气息浓郁的古代散文。

“暇日咽碎米饼,煮粥糊涂,双手捧碗,锁颈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

突如其来的一场降温,让人冷到缩手缩脚。

想起一月初时,福建多地的那一场初雪。

福州的鼓岭,有一层薄雪;

太姥山的高山茶园,从老S拍来的夜景图看,漫天雪花飞舞;

武夷山的九曲溪畔,以及我们熟悉的牛栏坑、九龙窠、马头岩,也看到了雪景图;

桐木高山一带,更是不必多说,因海拔高,年年都在下雪……

这场2024年的第一场初雪,飘然而至。

无形中,让人想到“与岁月共白头”的浪漫。

寒冷天气里,郑板桥盛赞喝一碗热粥带来的温暖。

其实,降温天之乐,还包括饮茶。

任户外寒风呼呼,宅在暖室内,静坐独处。

烧水泡茶,熟稔地为自己泡上一杯润口舒心的热茶。

天气虽寒,热茶可暖,是茶人心中幸事!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豹皮石

玉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