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玛瑙品鉴网

小盏茶香,大义人生,品味宋道百味

12-07

小盏茶香,大义人生,品味宋道百味


佛能洗心,茶能涤性。苦中有甜,甜中有苦,先苦后甘,人生亦如是,如饮黑茶。生活禅,幸福茶,禅洱茯茶,一生幸福。

中国是世界上种茶最早、制茶最精、饮茶最多的国家,是茶文化的故乡。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可见,中国的茶文化由来已久。但在中国古代,却没有“茶”字。《说文》中不见“茶”字,只有“荼”字-“荼,苦荼也”:《诗经》中也只是说:“采茶薪樗,食我农夫”(《豳风·七月》);“谁曰荼苦,其甘如荠”(《邶风·谷风》)等等,一般释“荼“为苦菜。

而古代也将“荼”用作“茶”字,唐以后始省作“茶”。

中国七大茶系有:黑茶、花茶、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

绿茶-炒青绿茶

绿茶绿茶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绿化色泽和茶汤较多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由此得名。

西湖龙井

湖龙井茶,因产于中国杭州西湖的龙井茶区而得名。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龙井既是地名,又是泉名和茶名。茶有“四绝”: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特级西湖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清明节前采制的龙井茶简称明前龙井,美称女儿红,“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这优美的句子如诗如画,堪称西湖龙井茶的绝妙写真。集名山、名寺、名湖、名泉和名茶于一体,泡一杯龙井茶,喝出的却是世所罕见的独特而骄人的龙井茶文化。

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茶属于绿茶,不发酵,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茶之一,具有形美、色艳、香浓、味醇的显著特点,碧螺春素有 一嫩三鲜之称, 一嫩是指芽叶幼嫩, 三鲜是指香气鲜爽、味道鲜醇、汤色鲜明。

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也是我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风,一片片浓荫如伞的果树,蔽覆霜雪,掩映秋阳。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

绿茶-烘青绿茶

山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所以又称徽茶。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每年清明谷雨,选摘良种茶树“黄山种”、“黄山大叶种”等的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

太平猴魁属于绿茶类,是安徽名茶,不发酵性偏寒。创制于1900年,正宗的太平猴魁仅产于安徽黄山猴坑一带,是魁尖茶中的极品,因而声名远播。太平猴魁与“猴”大有渊源,其外形扁展挺直,魁伟壮实,显著的特征是个头较大,一芽二叶,叶片长达5~7厘米。

全身披白毫,但含而不露;色泽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被形容为“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太平猴魁属于烘青绿茶,分为猴魁、魁尖、尖茶三个品类,以猴魁为最好,品之可体会出“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的意境,独具“猴韵”。

太平猴魁

绿茶-晒青绿茶

滇绿,即云南绿茶的简称,属于绿茶,国外又称之为“云绿”。

所谓“滇绿”茶,是指选用大叶茶为原料,精选细嫩的一芽二叶滇青,即未经压制的普洱茶散茶原料,经过杀青、揉捻后,用太阳晒干而成的优质晒青茶。具有色泽绿润、条索肥实、回味甘甜、饮后回味悠长的特点,有生津解热、润喉止渴的作用,盛夏饮用倍感凉爽。

滇青

绿茶-蒸青绿茶

恩施玉露外形条索紧圆光滑、纤细挺直如针,色泽苍翠绿润。经沸水冲泡,芽叶复展如生,初时婷婷地悬浮杯中,继而沉降杯底,平伏完整,汤色嫩绿明亮,如玉露,香气清爽,滋味醇和。观其外形,赏心悦目;饮其茶汤,沁人心脾。

恩施玉露

白茶-芽茶

白毫银针芽头肥壮,遍披白毫,挺直如针,色白似银。福鼎所产茶芽茸毛厚,色白富光泽,汤色浅杏黄,味清鲜爽口。政和所产,汤味醇厚,香气清芬。

白毫银针

白茶-叶茶

白茶的四大品种为寿眉、贡眉、白牡丹、白毫银针。

白牡丹

白牡丹属于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的白茶品项,主产于中国福建省的南平市政和县、松溪县、建阳市和宁德市福鼎市,是中国福建省历史名茶。

因其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白牡丹。

白牡丹外形毫心肥壮,叶张肥嫩,叶色灰绿,夹以银白毫心,呈“抱心形”,叶背遍布洁白茸毛;冲泡后毫香鲜嫩持久;滋味清醇微甜;汤色杏黄明亮或橙黄清澈;叶底嫩匀完整,叶脉微红,布于绿叶之中,有“红装素裹”之誉;白牡丹按其制作的原料可分为政和大白茶、福鼎大白茶及水仙白茶。

贡眉

贡眉为采摘群体种的一芽二叶至一芽三叶为原料,经过萎凋、干燥加工而成。优质贡眉毫心显而多,色泽翠绿,汤色橙黄或深黄,叶底匀整、柔软、鲜亮,叶张主脉迎光透视呈红色,味醇爽,香鲜纯持久。

贡眉属于白茶的一种,是一种微发酵茶。白茶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

贡眉产地,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管阳镇、点头镇、太姥山镇、磻溪镇、白琳​镇等地,除此之外,政和也有生产。

寿眉

寿眉,乃以福鼎大白、福鼎白茶树制成的白茶。寿眉叶张稍肥嫩,芽叶连枝,无老梗,叶整卷如眉,香气清纯。其中用茶芽叶制成的毛茶称为“小白”,以区别于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茶树芽叶制成的“大白”毛茶。

寿眉主产于福建省宁德市的柘荣县和福鼎市管阳镇、磻溪镇、点头镇,南平市的政和县、建阳市、松溪县等,产量占白茶总产量一半以上。

优质寿眉毫心显而多,色泽翠绿,汤色橙黄或深黄,叶底匀整、柔软、鲜亮,叶张主脉迎光透视呈红色,味醇爽,香鲜纯。其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至一芽二、三叶,要求含有嫩芽、壮芽。精制工艺与白牡丹基本相同,优质寿眉色泽翠绿,汤色橙黄。

黄茶-黄芽茶

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是中国名茶之一。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属于黄茶。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像一根根银针,雅称“金镶玉”。“金镶玉色尘心去,川迥洞庭好月来。”君山茶历史悠久,唐代就已生产、出名。据说文成公主出嫁时就选带了君山银针茶带入西藏。

君山银针的采摘和制作都有严格要求,每年只能在“清明”前后七天到十 天采摘,采摘标准为春茶的首轮嫩芽。制作这种茶,要经过杀青、摊晾、初烘、初包、再摊晾、复烘、复包、焙干等八道工序,需78个小时。

君山银针全由芽头制成,茶身满布毫毛,色泽鲜亮。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内呈橙黄色,外裹一层白毫。

蒙顶黄芽

蒙顶黄芽

蒙顶黄芽茶因产于蒙顶山而得名,植茶起源于距今两千多年的西汉时期,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国最早开始人工种植茶叶的地方。

据《四川通志》记载:“汉时(公元前53年),甘露寺祖师吴理真,植茶7株于山顶,树高一尺上下,不枯不长,其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结不散,以其异,谓曰‘仙茶’。因其品质优异,自唐朝起即列为贡茶,专供皇帝祭天祀太庙之用。”

蒙顶黄芽的制作工艺沿袭了古法,采用炒闷结合的方式,将嫩芽杀青,然后用草纸包裹着保温,让茶青自然发酵,闷黄,然后再进行做型、包黄、烘干。

由于所用的原料茶芽十分鲜嫩,所以蒙顶黄芽对于制作工艺的要求非常严格,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成茶的口感、香气有所偏差。

蒙顶黄芽的特点,观察成茶,最明显的特点就在于黄叶黄汤。蒙顶黄芽的外形扁平、挺直,茶芽十分的匀整。

干茶色泽嫩黄,闻之甜香扑鼻,泡开之后,茶汤黄亮、清澈,茶汤带有甘甜的气息,叶底嫩黄,芽叶完整。

黄茶-黄小茶

平阳黄汤

平阳黄汤

平阳黄汤茶,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平阳黄汤茶是选用平阳特早茶或当地群体种等茶树品种优质鲜叶为原料,以特定加工工艺精工细制而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产品,其技艺纯熟,品质优异,风味独特,外形纤秀匀整,具有“干茶显黄,汤色杏黄、叶底嫩黄”的“三黄”特征。

制作工艺为摊青,杀青、揉捻、再经过三闷三烘制成,每一步都有高标准的技术要求。生产的全过程,都要准确、清晰、完整,完全建立生产记录档案。

北港毛尖


北港毛尖

北港毛尖以注册商标“北港”命名,唐代称“邕湖茶”,属黄茶类,产于湖南省岳阳市北港。在加工技术中,通过热闷措施的摧化作用,破坏叶绿素,使不溶性碳水化合物部分转化成可溶性,儿茶素类发生非酶性氧化和异构化作用,其转化产物与蛋白质水解的氨基酸结合,产生新的香味物质,达到茶叶黄化,香味鲜醇回甘。

北港毛尖外形芽壮叶肥,毫尖显露,呈金黄色;内质香气清高,汤色橙黄,滋味醇厚,叶底肥嫩黄似朵。

沩山毛尖

沩山毛尖

沩山毛尖产自湖南省宁乡县境内,宁乡县多为丘陵地带,西部的沩山区域是雪峰山庞大东部地带的南侧主干区,往东则是雪峰山余脉向东北滨湖平原过渡地带,境内地貌有山地、丘岗、平原。地表轮廓大体是北、西、南缘山地环绕,东南丘陵起伏,北部岗地平缓,东北低平开阔,整个地势由西向东呈阶梯状逐级倾斜。

宁乡县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寒冷期短,炎热期长。全县年日平均气温16.8℃,一月日平均4.5℃,七月日平均28.9℃。年平均无霜期274天,年平均日照1737.6小时,境内雨水充足,年均降水量1358.3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1%,是最适宜种植沩山毛尖之地。

沩山毛尖茶树饱受雨露滋润,故而根深叶茂,梗壮芽肥,茸毛多,持嫩性强,是制作名茶的最佳原料。制作后的茶叶,叶缘微卷,呈片状,形似兰花,色泽黄亮光润,身披白毫;冲泡后内质、汤色橙黄鲜亮,烟香浓厚,滋味醇甜爽口,风格独特。

黄茶-黄大茶

黄大茶

中国皖西黄大茶外形梗壮叶肥,叶片成条,梗叶吉相连形似钓鱼钩,梗叶金黄显褐,色泽油润,汤色深黄显褐,叶底黄中显褐,滋味浓厚醇和,具有高嫩的焦香。产于安徽霍山、金寨、六安、岳西。

皖西为古代寿州、舒州辖境,唐宋以来盛产茶叶,这里所产的霍山黄芽、天柱香芽等在唐朝就盛名远扬,为文人墨客广为传颂,留下文字记载颇多。而明朝以后,随着炒青制法的出现,皖西一带先后创制出大兰花茶、小兰花茶、绿大茶、绿小茶、黄大茶、黄小茶。大茶一般为一芽三、四叶原料所制,甚至有五、六叶者,叶大梗长,炒焙方法大同小异;小茶为一芽一、二叶所制,又称芽茶,多为贡品。关于这些“大茶”的制法和品质特点,古籍中难以寻踪,而流传于民间的乡土口头文学和神话倒是不少。

黄大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梗壮叶肥,叶片成条,梗叶吉相连形似钓鱼钩,梗叶金黄显褐,色泽油润,汤色深黄显褐,叶底黄中显褐,滋味浓厚醇和,具有高嫩的焦香,黄大茶产品按品质优次分3级6等。 当地人俗称黄大茶:“古铜色,高火香,叶大能包盐,梗长能撑船。”这是茶文化中运用夸张手法之一例,生动形象。黄大茶大枝大叶的外形在我国诸多茶类中确实少见,已成为消费者判定黄大茶品质好坏的标准。它说明制造黄大茶的鲜叶原料长势好,梗长叶肥,内含物丰富。前些年一些茶区也仿制黄大茶,但因外形缺少“大枝大叶”,故而难以“鱼目混珠”。

广东大叶青

大叶青

大叶青为广东的特产,汉族茶农创制的名茶。具有黄茶的一般特点。所以也归属共同茶类。其产地为广东省韶关、肇庆、湛江等县市。广东大叶青为属黄茶类。广东大叶青制法是先萎凋后杀青,再揉捻闷堆,这与其他黄茶不同。杀青前的萎凋和揉捻后闷黄的主要目的,是消除青气涩味,促进香味醇和纯正,产品品质特征具有黄茶的一般特点,所以也归属黄茶类,但与其他黄茶制法不完全相同。

广东大叶青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肥壮、紧结、重实,老嫩均匀,叶张完整、显毫,色泽青润显黄,香气纯正,滋味浓醇回甘,汤色橙黄明亮,叶底淡黄。产品分1—5级。芽毫明显,干茶色泽青润显黄,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香气纯正,叶底呈淡黄色,滋味浓醇回甘。

黑茶-湖北青茶

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是中国黑茶的始祖,在唐代(856年)的史料中记载为“渠江薄片”,曾列为朝廷贡品,明嘉靖三年(1524年)就正式创制出了安化黑茶。至16世纪末期,安化黑茶已位居中国领先地位,万历年间被定为官茶,大量远销西北。

安化黑茶,茶汤透明洁净,叶底形质轻新。香气浓郁清正,长久悠远沁心,茶香杂以药香果香草木香,运出资江一船香遍洞庭湖。黑茶现已被世界茶学界、医学界公认为21世纪最健康饮品之一。

临床证实,黑茶具有解油腻、治肚胀、疗腹泻、消脂肪、止渴生津、提神醒脑、调理肠胃、促进消化等功能,长年饮用对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增强毛细血管韧性有良好的效果。黑茶最显著的功效是“刮油”和降“三高”,对肠胃问题有独到的预防、治疗作用节。

黑茶-四川边茶

南路边茶

南路边茶

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的发明带有偶然性。过去从产茶的雅安到藏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主要是靠人力运输。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大量的茶叶堆放在一起,经过日晒雨淋,茶叶自然发酵。当茶叶运到藏区之后,藏民发现发酵的茶叶味道更好,南路边茶制作技艺就此产生。

南路边茶制作技艺在唐代已初见端倪。在唐代,蒸煮杀青之法得以发明,蒸青团茶的工艺已经形成。陆羽《茶经·三之造》载:从采摘鲜叶到制成茶叶有“晴采之,蒸之,檮之、拍之、穿之、焙之、封之”等七道工序。

南路边茶耐熬,熬出的茶汤颜色淳红,味道甘甜无苦涩之味,气味清香。

西路边茶

西路边茶

西路边茶茶叶历史悠久,为四川边茶的代表性茶叶。西路边茶简称西边茶,系四川灌县、北川一带生产的边销茶,用蔑包包装。灌县所产的为长方形包,称方包茶:北川所产的为圆形包,称圆包茶,现圆包茶已停产,改按方包茶规格加工。

其包装与南路边茶迥然不同,呈方扁形,形同桌子,故又称“桌茶”。大包一百二十斤,小包六十斤,用篾包包装。

西路边茶的叶子又厚又老,但不是条状的。它们都是展开的碎片,颜色枯黄,内质稍带烟焦气、滋味醇正;汤色红黄;叶底黄褐。

它最适合用清茶、奶茶、酥油茶等方法饮用,深受藏族人民的喜爱。

黑茶-云南黑茶


熟普

熟普

熟普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茶。依据熟普的加工工艺和品质特点,归属于黑茶,香味具体有陈香、荷香、焦糖香、甜香、参香、枣香、桂圆香等。鲜采的茶叶,经杀青、揉捻、干燥之后,成为普洱毛青,经过渥堆转熟的,就是熟茶,不经过渥堆工序而完全靠自然转化而成,就是生茶。

熟普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茶。干茶的颜色一般是红褐色或者黑褐色,茶汤的颜色为深红色、猪肝色,泡得浓了看起来黑乎乎的像酱油,而品质好的熟普是深红透亮的。

依据熟普的加工工艺和品质特点,归属于黑茶,香味具体有陈香、荷香、焦糖香、甜香、参香、枣香、桂圆香等。

黑茶-广西黑茶


梧州六堡

梧州六堡

六堡茶属山茶科常绿灌木,叶呈长椭圆披针形,叶色褐黑光润,间有黄花点,叶底红褐。六堡茶素以“红、浓、陈、醇”四绝著称。其条索长整紧结,汤色红浓,香气陈厚,滋味甘醇可口。正统应带松烟和槟榔味,叶底铜褐色。

六堡茶属于温性茶,除了具有其它茶类所共有的保健作用外,更具有消暑祛湿、明目清心、帮助消化的功效。既可饱食之后饮之助消化,亦可以空腹饮之清肠胃。在闷热的天气里,饮用六堡茶清凉祛暑、倍感舒畅。六堡茶在晾置陈化后,茶中便可见到有许多金黄色“金花”,这是有益品质的黄霉菌,它能分泌淀粉酶和氧化酶,可催化茶叶中的淀粉转化为单糖,催化多酚类化合物氧化,使茶叶汤色变棕红,消除粗青味。

六堡茶宜久藏,越陈越好,因为久藏的茶叶有“发金花”,即生有金黄霉菌(学名为冠突曲霉菌)。因金黄霉菌能分泌多种酶,促使茶叶内含的各种物质加速转化,形成特殊风味。陈年的老六堡,在30—50年左右,色泽黑褐油润,会有槟榔、松烟香味,清爽醇厚,味中有甜、汤色澄明。据化学分析,茶叶含咖啡碱、茶碱和挥发油等特质,有兴奋大脑、心脏和健脾胃的功能。

红茶-小种红茶


烟小种

烟小种

烟小种,顾名思义就是区别于正山小种,用小叶种制作的功夫红茶。正山小种”红茶为适应消费者所需口味的不同,衍生出了重烟型的烟小种红茶。烟小种具有明显的松烟香,口味重。但如加入牛奶和糖块,其汤色与滋味如同咖啡一样,所以有中式咖啡的美誉。

据桐木关江氏茶叶世家第二十四代传人江元勋介绍:“武夷山桐木关生产的正山小种是以区域来划分,而烟小种则是工艺来划分,这个茶几百年来供给欧洲市场,加奶加糖口感丰富,很地道。我们每年生产烟小种大概两百顿,远销欧洲市场”。

条索近似正山小种,身骨稍轻而短钝,带松烟香,汤色稍浅,滋味醇和,叶底略带古铜色。烟小种质地较正山小种茶,现市场上已很少出现。

正山小种

正山小种,又称拉普山小种,属红茶类,与人工小种合称为小种红茶。首创于福建省崇安县(1989崇安撤县设市,更名为武夷山市)桐木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的红茶,亦称红茶鼻祖,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由福建武夷山深处当地茶农于明朝中后期机缘之下创制而成。后来在正山小种的基础上发展了工夫红茶。历史上该茶以星村为集散地,故又称星村小种。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入侵,国内外茶叶市场竞争激烈,出现正山茶与外山茶之争,正山含有正统之意,因此得名。茶叶是用松针或松柴熏制而成,有着非常浓烈的香味。因为熏制的原因,茶叶呈灰黑色,但茶汤为深琥珀色。正山小种产地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受原产地保护。

真正的桐木红茶外形条索肥实,色泽乌润,泡水后汤色红浓,香气高长带松烟香,滋味醇厚,带有桂圆汤味,加入牛奶茶香味不减,形成糖浆状奶茶,液色更为绚丽。其成品茶外形紧结匀整,色泽铁青带褐,较油润,有天然花香,香不强烈,细而含蓄,味醇厚甘爽,喉韵明显,汤色橙黄清明。

红茶-功夫红茶


祁红

祁红

工夫红茶,中国特有的红茶,祁门工夫是中国传统工夫红茶的珍品,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也是中国传统出口商品。主产安徽省祁门县,与其毗邻的石台、东至、黟县及贵池等县也有少量生产。常年产量5万担左右。祁红工夫以外形苗秀,色有“宝光”和香气浓郁而著称,享有盛誉。

祁红功夫茶条索紧秀,锋苗好,色泽乌黑泛灰光,俗称“宝光”;内质香气浓郁高长,似蜜糖香,又蕴藏有兰花香,汤色红艳,滋味醇厚,回味隽永,叶底微软红亮,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祁门功夫红茶-社会评价国外把“祁红”与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的季节茶,并列为世界公认的三大高香茶。国外称祁红这种地域性香气为“祁门香”,誉为“王子茶”、“茶中英豪”、“群芳最”。清饮更能领略祁门红茶的特殊香味。加奶后乳色粉红,其香味特点犹存。

滇红

滇红

云南红茶简称滇红,属红茶类。由汉族茶农创制于民国年间。产于云南省南部与西南部的临沧、保山、凤庆、西双版纳、德宏等地。以大叶种红碎茶拼配形成,定型产品有叶茶、碎茶、片茶、末茶4类11个花色。其外形各有特定规格,身骨重实,色泽调匀,冲泡后汤色红鲜明亮,金圈突出,香气鲜爽,滋味浓强,富有刺激性,叶底红匀鲜亮,加牛奶仍有较强茶味,呈棕色、粉红或姜黄鲜亮,以浓、强、鲜为其特色。制作采用优良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先经萎凋、揉捻或揉切、发酵、烘烤等工序制成成品茶。

湖红

湖红

湖南红茶始于1854年,自清同治年间,就已列为贡品,并与“祁红”、“建红”鼎三而足,同为中国红茶。湖南红茶是中国历史上三大红茶之一。

湖红茶属于红茶类别。红茶是茶叶经过发酵过程后制成的茶,其发酵程度较高,因此红茶的色泽较红。湖红茶在制作过程中,经历了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步骤,以确保茶叶的质量和风味。

湖红茶的外形呈现为卷曲的条索状,色泽呈红褐色。湖红茶的外形条索紧结,表面有红褐色金毫,色泽沉稳而有光泽。挑选高品质的湖红茶时,外形应看起来紧结,有一定的弹性和重量感。

湖红茶的气味有独特的花香和果香。湖红茶的香气醇厚而持久,有时会带有淡淡的果香或花香。这是由于湖红茶生长环境的气候、土壤和茶树品种的共同作用。

宁红

宁红

修水古称定州,所产红茶取名宁红茶,亦称宁州工夫红茶。远在唐代时,修水县就已盛产茶叶,生产红茶则始于清朝道光年间,到十九世纪中叶,宁州工夫红茶已成为当时著名红茶之一。宁红主产地修水县(占宁红总产量80%)。

宁红外形美丽紧结,色黑,水色鲜红引人,在拼和茶中极有价值。宁红素以条索紧结秀丽,金毫显露,锋苗挺拔,色泽乌润,香味持久,叶底红亮,滋味浓醇的特色而驰名中外。

川红

川红

川红茶,即四川工夫红茶。川红茶具备紧细圆直,毫锋披露,色泽乌润,内质香高味浓的优良品质。故在茶叶市场上可与著名的“祁红”、“滇红”并驾齐驱。

川红茶的花香和蜜香融合,散发出四川红茶特有的橘糖香,香气持久,叶片紧细圆直,金黄芽毫显露,锋苗秀丽,叶底整齐,呈现铜红色。


英红

英红

英红产于英德市,英德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多雨,既无寒冷,亦无酷热。土层浓厚富饶,土壤酸度合适。再配上当地的喀斯特地貌带来充足的高品质泉水,便于灌溉的优异自然条件,成就了英德红茶茶叶的内含物质丰富,口感滋味醇香。

综上所述,英德红茶以其出产地为广东英德市英德镇而出名;其外形索条肥壮紧致,色泽乌润显毫,香甜馥郁忧长,茶汤颜色红稠明亮,茶汤滋味鲜爽醇厚,叶底红软均匀明亮;是一种集色、香、味于一体的绿色健康好茶叶。

英红外形颗粒紧结重实,色泽油润,细嫩匀整,金毫显露,香气鲜纯浓郁,花香明显,滋味浓厚甜润,汤色红艳明亮,金圈明显,叶底柔软红亮,特别是加奶后茶汤棕红瑰丽,味浓厚清爽,色香味俱全。


红茶-红碎茶

碎茶

红碎茶是一种碎片或颗粒、粉末类型的茶叶,是国际茶叶市场的大宗产品,占全球茶叶总出口量的80%左右,有百余年的产制历史。

成品红碎茶外形碎片或颗粒、粉末,汤色鲜红,香气鲜浓,滋味醇厚,富有收敛性。

唐代陆羽《茶经·六之饮》:“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茶鲜叶经蒸青、捣碎、烘干使呈碎末状而成。但饮用时粗茶要先击细,散茶要先干煎,末茶要先炙焙,而饼茶则需先捣碎,然后入瓶中,注入开水烹煮,方可饮用。

花茶-窨制花茶

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又叫茉莉香片,属于花茶,茶胚为绿茶,成品将茉莉花去除,亦属于绿茶的一种,已有1000多年历史。

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为福建福州,其茶香与茉莉花香交互融合,有“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的美誉,茉莉花茶是花茶的大宗产品,产区辽阔,产量高,品种丰富。

在清朝时被列为贡品,有150多年历史。福州茉莉花茶源于汉,中医的创新促进福州茉莉花茶诞生,宋朝中医局方学派对香气和茶保健作用的充分认识,引发香茶热,诞生了数十种香茶。

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州茉莉花茶一直是国家的外事礼茶。茉莉花茶是将茶叶和茉莉鲜花进行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成的茶叶。

根据汉朝《史书》记载,茉莉花最早起源于古罗马帝国,汉朝时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到达古波斯、天竺,到了印度后成为佛教圣花,之后随印度佛教传到福州。

茉莉花在唐朝时被认为是玉骨冰肌、淡泊名利的象征,代表士大夫的气节。人们认为,茉莉花一出,则百花不香,从那时候开始茉莉花就成为了“天香”,与菩提均作为佛家圣物。

珠兰茶

珠兰茶

以珠兰鲜花、绿茶为主料制作的饮品,珠兰茶由茶叶、珠兰、薄荷泡制而成,有理气化湿,清利头目之功效。

它是常绿半灌木,直立或稍伏地。盆栽植株仅30-70厘米。茎干丛生,节部明显隆起,枝光滑,青绿色,柔弱而质脆,容易折断。单叶对生,椭圆形,边缘有钝齿,齿尖有腺体;叶质厚而柔软,有光泽,似茶叶,故有茶兰别名。穗状花序通常顶生,少有腋生,成圆锥花卉排列;花小,两性,无花被,是裸花,黄绿色。其花如珠,其香似兰,故名珠兰。珠兰结核果,但很少结实。

因其花朵像粟珠和鱼子,其花序似鸡爪,故得名,为金粟兰科常绿蔓性小灌木。珠兰花的香味清雅、醇和、耐久,颇似兰花,而浓香又胜于兰花,是著名的观赏花卉。初花期5月下旬,花颗粒状,形同鱼子。花期较长,约3个月。珠兰原产于亚热带,云南、福建等地森林中有野生。

花茶-花草茶

玫瑰花茶

玫瑰花茶为中国再加工茶类中花茶的一种,是由茶叶和玫瑰鲜花窨制而成。玫瑰花茶所采用的茶坯有红茶、绿茶,鲜花除玫瑰外,蔷薇、桂花和现代月季也具有甜美、浓郁的花香,也可用来窨制花茶。

其中半开放的玫瑰花,品质最佳。成品茶甜香扑鼻、香气浓郁、滋味甘美。玫瑰花茶制作工艺为:茶坯与鲜花处理、窨花拼和、起花、复火、提花。

玫瑰花茶,早在我国明代钱椿年编、顾元庆校的《茶谱》、屠隆《考盘馀事》、刘基《多能鄙事》等书就有详细记载。中国现今生产的玫瑰花茶主要有玫瑰红茶、玫瑰绿茶、墨红红茶、紫幽玉露、玫瑰九曲红梅等花色品种。

洛神花茶

洛神花茶

洛神花茶是由洛神花泡制而成的,属花茶类,也被称为烙花神、洛花神。有美容、瘦身、降压之功效,特别适合女性饮用。含味酸,维生素C,接骨木三糖苷、柠檬酸等营养成分。

有益于平衡血脂,增进钙吸收,促进消化,解毒利水,能解除身体的倦怠感,对过量饮酒的人有缓解作用。洛神花在气温10℃时就会停止生长,5℃时就会枯萎,所以在温带地区很难种植。

需注意冲泡洛神花时水温不能过高,若感觉偏酸,可加入冰糖或者蜂蜜调味。

洛神花茶具有养颜、消斑需求的女性。夏天饮用,清爽酸味能增进食欲,消除暑热带来的疲惫。适用于中暑、喉咙发炎、高血压、酒醉等。

花茶-工艺花茶

金银花茶

金银花茶

金银花茶有两种,即是金银花的成品。市场上的金银花茶有两种,一种是鲜金银花与少量绿茶拼和,按金银花茶窨制工艺窨制而成的金银花茶;另一种是用烘干或晒干的金银花干与绿茶拼和而成。这两种金银花茶,前者花香扑鼻,以品赏花香为主;后者,茶香味较低,但可保持金银花的药效作用,不失其保健效果。金银花茶是老少皆宜的保健饮品,待别是夏天饮用更为适宜。在选购金银花时,可以从金银花的外形、色、气、味等方面入手识别质量。正品金银花长2-3厘米,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气清香,味淡、微苦。

金银花的茎、叶和花都可入药,具有解毒、消炎、杀毒、杀菌、利尿和止痒的作用。金银花露是儿童夏天的防治痱子脓疮的佳品。新鲜的金银花带清香,含水量花蜜较多,农村儿童常采取花朵吸食蜜汁。鲜花经晒干或按制绿茶的方法制干,即为金银花茶有两种,即是金银花的成品。市场院上的金银花茶有两种,一种是鲜金银花与少量绿茶拼和,按金银花茶窨制工艺窨制而成的金银花茶;另一种是用烘干或晒干的金银花干与绿茶拼和而成。

乌龙茶-闽北乌龙

乌龙茶品种主要分闽北乌龙茶、闽南乌龙茶、广东乌龙和台湾乌龙四大类,闽南乌龙茶是福建南部产的一种茶叶。茶鲜叶经晒青、晾青、做青、杀青、揉捻、毛火、包揉、再干制成。主要品类有铁观音、黄金桂、闽南水仙、永春佛手,以及闽南色种。

闽北乌龙茶

闽北乌龙茶

闽北乌龙茶以武夷岩茶为代表,而“大红袍"最为有名。

武夷山素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武夷山所以蜚声中外,不仅它的风光秀丽,还在它盛产“武夷岩茶"岩茶之乡,“奇种"、“单种“、“名枞"各具特色,名枞是岩茶之王。这些名丛之中又以四大名枞: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最为名贵,又以大红袍享有最高声誉,可谓乌龙茶中的“茶中之圣"现在游客在武夷山游览,啜饮名丛极品,饮略范仲俺诗云:不如仙山一啜好,冷然使欲乘风飞之意境。

闽北水仙茶

闽北水仙茶

水仙茶的最大优点是茶汤滋味醇厚。武夷山茶区,素有“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的说法。

水仙是无性系品种,半乔木型,自然生长树高幅5米左右,叶色浓绿富光泽,叶面平滑富草质,叶肉特厚,栅状组织双层;花冠大,整齐美观,开花不结实或极少量结实。“开花不结子,初用插木法,所传甚难,后因墙崩将茶压倒发根,始悟压茶之法,获大发达,流传各县”。

福建闽北水仙茶属乌龙茶类,创制于清光绪年间。福建闽北水仙茶产于闽北建瓯、建阳、南平、顺昌县等地,主产区位于建瓯城南南雅一带,故又名南路水仙、南雅水仙。

此成茶条索紧结沉重,叶端扭曲,色泽油润暗沙绿,呈“蜻蜓头,青蛙腿”状;香气浓郁,具兰花清香,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澈橙共同,叶底厚软黄亮,叶缘朱砂经边或红占,即“三红七青”

白毛候茶

白毛猴

白毛猴茶为历史名茶,绿茶属类。创制于民国初。白毛猴,或称白绿,属半发酵茶,原福建产于政和县,当地又称“白猴”,因形似毛猴而得名。白毛猴外形条索粗壮卷曲,白毫显现,犹如毛猴静伏而得名。内质毫香鲜爽纯正,滋味醇和微甘,汤水清绿泛黄,叶底嫩绿、完整、匀净、无杂。

白毛猴原产于福建政和县,当地又称“白猴”,因形似毛猴而得名。 1910年,当地茶商范昌义创制了白毛猴,其制法介于红茶绿茶之间,外形重“保毫”和“做形”,内质重萎凋适度,使成茶香清味醇。品质特征是外形肥壮卷曲,白毫显露,汤色橙黄味醇香清。

乌龙茶-闽南乌龙茶

安溪铁观音

安溪铁观音

溪铁观音,茶叶品种之一。福建安溪当地茶农发明于1725-1735年间。发源于安溪县西坪镇尧阳山麓。属于乌龙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类的代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纯种铁观音植株为灌木型,树势披展,枝条斜生,叶片水平状着生。叶形椭圆,叶缘齿疏而钝,叶面呈波浪状隆起,具明显肋骨形,略向背面反卷,叶肉肥厚,叶色浓绿光润,叶基部稍钝,叶尖端稍凹,向左稍歪,略厂下垂,嫩芽紫红色,因此有“红芽歪尾桃”之称,这是纯种特征之一。属于半发酵茶类。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还具有抗衰老、抗癌症、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2010年以“十大名茶之首”亮相上海世博会。

安溪产茶始于唐末。宋元时期,铁观音产地安溪不论是寺观或农家均已产茶。据《清水岩志》载:“清水高峰,出云吐雾,寺僧植茶,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得烟霞之霭,食之能疗百病。老寮等属人家,清香之味不及也。鬼空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饮之不觉两腋风生,倘遇陆羽,将以补茶话焉”。

明清时期,是安溪茶叶走向鼎盛的一个重要阶段。明代,安溪茶业生产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饮茶、植茶、制茶广泛传遍至全县各地,并迅猛发展成为农村的一大产业。明代“常乐.崇善等里货(指茶)卖甚多”的记载。武夷从唐朝起生产蒸青团茶,明末罢贡茶之后,福建省汉族茶农积历代制茶经验的精髓,创制了武夷岩茶。

安溪黄金桂

安溪黄金桂

安溪黄金桂是以良种茶树鲜叶制成的一种乌龙茶,风韵有别于铁观音的又一名茶。 黄金桂原产于福建省安溪县虎丘镇。

相传1850年前后,安溪罗岩乡茶农魏珍,有一天路过北溪天边岭,偶见一株奇异茶树开花,引人注目,因好奇心驱使便折回枝条插于盆中,后用压条繁殖,并精心培育,单独采制,成茶冲饮之时,未揭杯盖,便有茶得扑鼻而来,待揭盖嗅香,芳香更甚。

因此而传扬,后人根据该茶树的叶色,特征,取名"黄旦" 黄旦属小乔木型,植株较高,树姿半开张,分枝中等,节间较短,叶片呈稍上斜状生,叶椭贺形或倒披针形,叶尖渐尖,叶缘微波浪状,叶齿较密,叶面微隆起,叶色黄绿富有光泽,叶片较薄.春芽萌发期一般在三月上,中旬,新梢黄绿色,茸毛较少,持嫩性较强。

成茶外形条索紧细卷曲,色泽油润金黄;内质香气高强清长,优雅奇特,仿似桅子花,桂花,梨花香等混合香气;滋味清醇鲜爽;汤色金黄明亮,叶底黄绿色,红边尚鲜红,柔软明亮,饮后齿夹留香。

安溪色种茶

安溪色种,属乌龙茶,产于福建省安溪县是。创制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品种有大叶奇兰、黄棪(黄旦)、梅占等。色种中各品种茶的形、色、味各有特色。初制工艺基本与铁观音相同,但因各品种鲜叶特点不同,掌握上也不同。

20世纪50年代开始,为了便于分类列等,将安溪乌龙茶分为铁观音、安溪色种及乌龙三个品类,除铁观音及乌龙外,其他品种均归入安溪色种。近年黄淡品种已单列出来。主要品种有:

本山:

茶条壮实沉重,梗鲜亮,较细瘦,如“竹子节”,尾部稍尖,色泽鲜润呈香蕉皮色;茶汤橙黄色;叶底黄绿;叶张尖薄,长圆形,叶面有隆起,主脉明显,味清纯略浓厚,香类似铁观音而较清淡。

毛蟹:

茶条紧结,梗圆形,头大尾尖,芽叶嫩多白色茸毛,色泽褐黄绿,尚鲜润。茶汤青黄或金黄色。叶底叶张圆小,中部宽,头尾尖,锯齿深、密、锐而且向下钩,叶稍薄,主脉稍浮现。味清纯略厚,香清高,略带茉莉花香。

奇兰:

茶条较细瘦,梗较细,叶柄窄;色泽黄绿色或褐绿色,较鲜润。汤色青黄或深黄。叶底叶张圆,头尾尖,呈棱形,叶面有光泽,主脉浮现,稍显白色。味清纯甘鲜,香气清高、梅占:茶条壮实长大,梗肥,节间长,色泽褐绿稍带暗红色,红点明。汤色深黄或橙黄,叶底叶张粗大,长面渐尖,主脉显,锯齿粗锐。味厚香浓,带线香香气。

乌龙:

茶条瘦小,头尾尖,质轻,梗头短小,梗皮不光亮,色泽褐,较不鲜润。汤色青黄、浅黄或橙黄,叶底叶张薄,叶脉浮现;锯齿较粗钝。味清纯稍薄,香带焦糖香。

永春佛手

永春佛手

永春佛手茶树属大叶型灌木,因其树势开展,叶形酷似佛手柑,因此得名“佛手”。永春佛手分为红芽佛手与绿芽佛手两种,其中以红芽佛手为佳。茶树树冠高大,鲜叶大如掌,呈椭圆形,尖端较钝,主脉弯曲,叶面扭曲不平,叶肉肥厚,质地柔软,叶色黄绿油光,叶缘锯齿稀疏。

佛手茶成品特征茶条紧结肥壮,卷曲,色泽砂绿乌润,香浓锐,味甘厚,耐冲泡,汤色橙黄清澈。冲泡时馥郁幽芳,冉冉飘逸,就像屋里摆着几颗佛手、香椽等佳果所散发出来的绵绵幽香沁人心腑。

佛手又名香橼,与安溪铁观音一样同属乌龙茶,是乌龙茶中的名贵品种之一。据国内外专家鉴定,佛手茶是乌龙茶中最为古老的茶种,其叶大如掌、形似香橼柑,始种于佛寺,故称佛手。在民间俗语,“茶佛一味”,盖始于佛手茶。

永春县以种植红芽佛手为主。佛手鲜叶大的如掌,椭圆形,叶肉肥厚,3月下旬萌芽,4月中旬开采,分四季采摘,春茶占40%。其外形条索肥壮、卷曲较重实或圆结重实,色泽乌润砂绿或乌绿润,稍带光泽,内质香气浓郁或馥郁幽长。优质佛手有似雪梨香或奶糖香,上品有似香椽香,滋味醇厚回甘;耐冲泡,汤色橙黄或浅金黄、明亮、清澈;叶底肥厚、匀整、软亮、红边显,饮之入口生津,落喉甘润。

永春佛手毛茶梗皮淡黄或稍红;不论毛净或精茶均条索肥壮、圆结、沉重(似海蛎干)、颗粒大,色泽砂绿油润,俗称“香蕉色”(翠黄绿)。毛茶或精茶均香气浓郁幽长、并带有似香橼果散发的自然果香或花香,俗称“佛手韵”,汤色黄绿清澈明亮,滋味醇厚甘鲜有回甘,叶底肥厚软亮,边鲜红。

乌龙茶-广东乌龙茶

凤凰水仙

凤凰水仙

凤凰水仙,属乌龙茶类。原产于广东省潮安县凤凰山区。凤凰水仙品种属半乔木型,中叶偏大类,早生种。古称鸟嘴茶,系从红茵品种培育而成。《中国名茶志》载:凤凰水仙是一个资源类型复杂、熟期迟早不一、叶片形态殊异的地方群体品种。原称“鸟嘴茶”,1956年正式定名“凤凰水仙”。1984年列为国家级茶树良种,编号“华茶17号”。

具有独特的天然花香,汤色澄明黄亮,碗内壁显金圈,滋味浓醇鲜爽,叶底匀齐,青叶镶红边。其泡茶方法也十分讲究,用特制精巧的宜兴小紫砂茶壶,用“若深珍藏“小瓷杯泡饮,茶多水少时间短。一泡闻其香;二泡尝其味;三泡饮其汤。饮后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畅销泰国;新加坡等国家。

凤凰单枞

凤凰单枞

凤凰单枞主要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足,茶树均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区,土壤肥沃深厚,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有利于茶树的发育与形成茶多酚和芳香物质。每株年产干茶10余公斤。成茶天然姜花香气馥郁持久,滋味浓醇爽口,有明显的姜花“特韵”,回味甘滑,极耐冲泡,饮之齿颊生香,成茶到年底“返春”回香,香味更佳。多次被评为广东省名茶。

凤凰单丛茶成茶素有“形美、色翠、香郁、味甘”四绝。挺直肥硕油润的外形特色;优雅清高的自然花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回甘的滋味;橙黄清澈明亮的汤色;青蒂绿腹红镶边的叶底和极耐冲泡的底力,构成凤凰单丛茶特有的色、香、味特点。凤凰单丛茶除具备以上品质外,还具备独特的“山韵”,所谓“山韵”主要指滋味而言,是更深一层的表述,只可意会,这种特殊的“山韵”是凤凰单丛茶品质的关键,是区别于其它产地单丛茶之处。究其原因,离不开三个必备条件:一是优越的生态条件;二是良好的茶树品种资源;三是精湛的采制工艺。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科普传统文化,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沉香手串价格

八大山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