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玛瑙品鉴网

探寻清代钱币的神秘制造过程(上篇)

06-11

探寻清代钱币的神秘制造过程(上篇)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政权,从努尔哈赤建国到宣统帝溥仪,共经十二帝。清代铸钱制度沿袭明代,主要铸小平钱。清代铜钱属年号钱,种类繁多,正面以汉文表示年号,背面除去光背,更多的是用满文或满汉文表示铸钱局,这成为清代铜钱的一大特点。


沿 革

清朝政权初期,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仿照明代币制,铸造“天命通宝”“天聪通宝”钱,有汉文和满文两种版本,满文为“天命汗钱”“天聪汗钱”。


清“天命通宝”汉文


清“天命通宝”满文


“天命通宝”由努尔哈赤称帝后铸造,因政权初定,战乱初平,加之满族人的生活方式不同,钱币的冶炼铸造技术不成熟,导致“天命通宝”铸造工艺粗糙,钱币不精良。“天命通宝”满文版读法为左右上下,区别于汉文版的直读上下右左,在古钱币中是一个较特殊的现象。“天命通宝”铸量较少,加之满族人主要将其作为装饰品和护身符,导致其存量更少。“天聪汗钱”为皇太极仿照明代天启大钱铸造的当十满文钱以及汉文版“天聪通宝”,铸量不大,传世更少。


顺治通宝


顺治登基以后,铸造“顺治通宝”,早期仍遗留明朝铸式,后逐渐建立清钱自有风格,共推行正面汉文、背有五种不同式样的铜钱政策,分别为光背、汉文纪局、一厘钱、满汉文纪局和满文纪局。早期铸造局颇多,除官铸外,私铸泛滥,铸造工艺不精,于是停用早期“顺治通宝”并回收销毁。顺治十四年,铸新钱,新钱正面汉字“顺治通宝”,背面增加全满文制,穿左满文“宝”字,穿右满文局、省地名,这是清代铜钱正面汉文、背面满文的开端,奠定了清朝钱币的制式基础。


顺治通宝背满汉文“宁”


除去背面全满文,还有满汉文式,由地方铸造局铸造,分别用满文和汉文标注铸造局。


由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打造的康乾盛世,将大清朝推向了顶峰。这个时期铜钱铸造仍延续顺治时期的钱币制式规范,每一时期又有自己的铸造特色。


康熙通宝罗汉钱


康熙即位第二年,下令停止铸造“顺治通宝”,改铸“康熙通宝”,规定“此后凡是嗣位改元,皆按此例铸钱”,规定了清朝钱币的制式走向。“康熙通宝”背面文字同样分为两种:背满文式和背满汉文式,以此来标注铸造局。


康熙通宝背满汉文“原”


背满文式是指由京局宝泉和宝源两个铸造局铸造,以满文书写“宝泉”“宝源”,满汉文式是指由地方局铸造,背面用满文和汉文标注铸造局。“康熙通宝”多为小平钱,即古代铜钱的最小货币单位,实际是指铜钱的面值。因铸钱成本和私铸泛滥等原因,“康熙通宝”按照重量分为三种,分别为一钱四分、一钱、七分,实际都是一文钱。“康熙通宝”比较出名的一个版本为“罗汉钱”,由户部铸造,是为庆贺康熙皇帝六十寿辰而铸造的祝寿钱,做工精良,颜色黄亮如金,为精铸钱。


雍正通宝


雍正即位后,铸造“雍正通宝”,仍延续清钱制式规范,仅发现有小钱,未发现有大钱。因其在位时间较短,钱币铸造量较少,在整个清朝钱币中价值较高。


乾隆通宝正面


乾隆通宝背面


乾隆皇帝即位后铸造“乾隆通宝”,乾隆皇帝在位时间长,“乾隆通宝”铸造量大,流通时间长,价格不高。比较有特点的是乾隆时期由新疆铸造局铸造的钱因其采用自产红铜,钱币外观呈红色,被称为“新疆红钱”。乾隆年间的铸钱质量已大不如以前,因在铸币原料中加配锡,称“青钱”,区别于过去不含锡的“黄钱”。


嘉庆、道光以后,清王朝开始走向衰落,私铸泛滥,材质粗劣,铸工不良,因白银外流而铸大钱,名不符实。到了咸丰时期,内忧外患局面更甚,国库空虚,财政入不敷出。为了应对财政危机,此时除了铸造小钱“通宝”外,还铸行重宝、元宝等大钱。咸丰钱币是清代铜钱中最复杂的,按面值、钱局、质地划分,品种有数千种之多,堪比王莽时期的宝货制。重宝为当四到当五十,元宝为当五十到当千,纪值分十六个等级,重量上大小错出,轻重倒置,材质上有铜、铁、铅,大量铸钱导致通货膨胀,币值下跌。当时流通较广的只有当十钱。经过咸丰期,清代制钱制度走向衰落。




[参考资料]

《清代制钱研究》王文华

[编辑]

冯诗晴


古董收购公司

庐山云雾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