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玛瑙品鉴网

传世古玉沁色解析:辨别真伪的秘诀

06-23

‘沁’是古玉收藏家、文物商的专用词,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指古玉瘗埋地下受小环境所含的某些化学元素侵染而成的色彩,并非玉本色,而系第二次成色,明人曹昭已知有红如血者的血玉、尸古(尸体腐败侵蚀时形成的一种不漂亮的颜色),黑漆古(后人誤认为是棺内水银所侵致色,因而亦称水银沁)以及渠古、甄古等五种二次色以及土古(形成坚硬土层),古玩家分墓葬为干坑、湿坑、水坑、火坑等,因其条件不同,对玉的侵蚀情况和深浅程度也有轻有重,如干坑少蚀,但其土可以粘在玉器上结成硬壳洗不下去,称为‘土古’,湿坑即墓中湿度较高,所含化学元素易于侵蚀玉肌,表面光泽减退。水坑指墓中积水,常年不干,所有殉物及尸体泡在水中,水所含的化学元素侵入玉肌而出现各种伤痕,有的像蒙上一层水锈。火坑是指由于墓内密封,地温较高,使玉腐蚀严重,表面呈白色,有裂绺,类似经火烧过,俗称‘地火’,上述古玩家的说法末必可靠,入妇好墓发掘时积水甚多,末能抽干,可能地下水浸入,玉器均泡在水中,但蚀变状况并不严重,其实玉器在地下遭腐蚀主要是氢氟酸使然,土中含氢氟酸的浓度与玉器侵蚀程度成正比关系(见李凤公《玉纪正误.地土》,如杭州余杭地区土壤中氢氟酸含量较高,对良渚文化玉器从表及里的蝕渗就较为严重,均变为鸡骨白(一说‘钙化’,‘钙化’是借用,不必深究)。反之,江苏地区太湖东岸及上海附近的良渚文化玉器变成鸡骨白的并不多,说明此地土中氢氟酸甚微,玉的二次色还有成玉后再次受到含有铁分稍高的溶液沿裂隙向浸透而形成的饴色。原生玉矿风化分解成碎块后,受自然界大气或地土水中的化学元素的侵蚀(氧化)而形成的单色或二三色层均称为沁。上述这几种泡均非人为造成,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另一层意思是:作伪者仿效自然沁而用药物和有关原料通过一定工艺手段所做成的人工沁。

在此所讲的沁色包括自然沁和人工沁两种,因作伪者一方面利用自然沁色来制伪古玉,同时也用人工模仿自然沁色来做伪沁以蒙蔽收藏家。晚清时,沁色被人们说得神乎其神。‘沁有十三彩’即其一例,若从古伪玉实物检验,与文献记载有一定距离,逼真者少,主要有褐、黄、黑、白等色,诸如红、蓝、绿等鲜艳色彩却难得一见。

自然沁和人工沁都是客观存在,我们的责任是将其识别出来,因此,辨伪者必须了解自然沁有多少种,其现象如何;还须了解人工沁是怎样做的,有何颜色,最重要的是要掌握两种沁在玉上的表现,一定要吃透两者的异同,这样方能从秦上辩其真伪,自然沁是受特定的环境和条件影响所致,因此各地区所含化学元素不同,玉的自然沁色也是不同的,如浙江余杭地区古玉出土时呈鸡骨白,太湖沿岸出土古玉有黄褐色沁、水锈等沁色。而红山文化玉器受沁比例不大,偶有红褐、水锈和灰黑色等色。这些沁色或浮于玉表,或渗入肌理,其色深浅不等,自然生动,几无定律可循,而人工伪沁则不同,往往避硬就软,渗入石性、瑕疵,绺璺纰颣,其瑕流处染色渐重,‘非贵非瑕’处伪沁浮于表面,不难识别。

明清和田玉尤其青白玉肌理往往含有白雪片状瑕疵(亦称‘白脑’),影响玉的美化,作伪者为了掩饰这些瑕疵,使用铁锈、琥珀,血竭汁等色涂在上面,经烧烤附着,表面变成黑褐色,宛如玉表面之氧化层。当辩识时,若望气魄一扫而过,伪古币便容易蒙混过关,反之,认真观察便不难发现在烤色下隐蔽着雪花斑点,凡此等等,必为人工沁无疑。

沁色上较为难辨的是饴斑和黑漆古,饴斑称为‘糖’,如青玉有糖,即是带糖色斑块的青玉。顾名思义,所谓‘糖’即类似用旧法所制之红糖色或麦芽糖色,这种糖是成玉之后的二次色,也是天然成色,成片,成块目深入深层,与白玉、青白玉、青玉共存,称为‘糖色玉’。人工饴沁总是滞留在器表上,或夹在绺璺之内顺其方向呈深饴色状态。黑漆色沁有的成片成块,局部呈黑漆色,业有包裹全部好像天生的黑玉似的,所谓黑漆古即指此类沁色而言,如,黑龙江省出土的金代墨玉鱼藻,因表面文黑色密封,不露原玉色,很像黑玉而被误称为‘墨玉’。笔者多次过手细细察看,终于发现在其尾尖磨损处露出原玉色,便改定为‘青玉黑漆古鱼藻’,这种多次观察的经验告诉我们,有时为了辩识明白,反复多次是允许的,发现错了改正即可。最近发现清宫旧藏古玉黑漆古沁,似用洋漆涂磨(退光)而成。古玉上的局部黑沁辨伪,可用辨别饴斑真伪的作法即可奏效。

泰山刻石

绿松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