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玛瑙品鉴网

吕梁石:6亿年前的震旦期岩浆侵入活动的见证

10-07

吕梁石:6亿年前的震旦期岩浆侵入活动的见证

《鸭头》吕梁石

前言

吕梁石,产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吕梁乡,石因地而得名。吕梁石是继安徽灵璧石之后兴起的又一山石石种,因其形体另类、色彩靓丽,加上储量大,一面世即风靡全国,旋即成为石界中的宠儿。

吕梁乡的所在地,西周时代即被封为“吕国”,其在国家的分和之中由“国”而“邑”、由“邑”而“县”而“镇”的悲壮演绎变革,犹如铸就了一部历史大剧。而如今,吕国早已成了过眼烟云,但吕梁周围的一百余座深山中,还留有的当年孔子、刘裕、苏轼、岳飞、赵孟頫、文徵明等历史名人的遗迹或遗墨,似乎还在述说着她往日的辉煌。时过千年,英灵尤在,古人的陈迹依然熠熠生辉,继续彰显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灿烂与不朽,她在奠定了吕梁厚重根基的同时,也为吕梁石文化添加了腾飞的翅膀。

吕梁与灵璧石的主产地仅一步之遥,两地所产石种均属“6亿年前的震旦期一次较为广泛的岩浆侵入活动”的产物,因此,无论是从产地的历史、石头形成的年代以及独具一格的造型而言,吕梁石都堪称山石中的皎皎者,它与灵璧石并肩统领着石界的半壁江山,继往开来,承担了当今中国石文化赋予的历史重任。

《山》吕梁石

一, 吕梁石的形成与成分

吕梁石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剥蚀残丘的坡麓、山间洼地及浅覆盖的山前平原、残积平原地带。据有关资料,徐州-皖北地区在约6亿年前的震旦期有一次较为广泛的岩浆侵入活动,形成的辉绿岩岩体多顺层侵入于震旦系及青白口系中,岩体与震旦系围岩接触常伴有接触变质现象。由于震旦系沉积后遭受历次地质构造变动,发生褶皱、断裂和地面抬升与下沉,含矿地层遭受剥蚀和掩埋,吕梁石含矿层位分布受到多次分化,表现为目前的地质构造和地貌控制格局。

吕梁石由泥岩及海藻等低等植物复合组成其独特的垒块形态,主要成分为泥质灰岩、灰岩。吕梁石实质上是微层-中厚层灰岩、泥灰岩、泥质白云岩的互层。

泥质岩,含有大量粘土矿物,且粒径小于0.0039毫米的沉积岩。又称粘土质岩。包括泥岩、粘土岩、页岩、板岩等。

石灰岩,又称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碳酸盐岩。有时含有白云石、粘土矿物和碎屑矿物,有灰、灰白、灰黑、黄、浅红、褐红等色,硬度一般不大,基本上在2—3度之间,与稀盐酸反应剧烈,结构较为复杂,有碎屑结构和晶粒结构两种。碎屑结构多由颗粒、泥晶基质和亮晶胶结物构成。颗粒又称粒屑,主要有内碎屑、生物碎屑和鲡粒等,泥晶基质是由碳酸钙细屑或晶体组成的灰泥,质点大多小于0.05毫米,亮晶胶结物是充填于岩石颗粒之间孔隙中的化学沉淀物,是直径大于0.01毫米的方解石晶体颗粒;晶粒结构是由化学及生物化学作用沉淀而成的晶体颗粒。

二, 吕梁石的形态与色彩

吕梁石独特的形态,是“经地质构造变形而形成的裂隙、形变,由水的物理化学作用,特别是岩溶作用所造就。”可以说是大自然的得意之作。

在吕梁石这个大石种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层层空洞相叠,黄黑色彩相间而形成的景观石体。较常见的多为二至三层,五层以上比较少见,一般而言,层少,石体小;层多,石体相对较大。其孔洞大小不一,有单孔洞、多孔联体洞。联体洞内常有“倒挂”, 如同钟乳,呈漏斗形,底部尖如针。大型的孔洞吕梁石,宏伟瑰丽、气势磅礴,有的状如壁窟、有的形若碉楼,正如同白居易所言,“风烈雨晦之夕,洞穴开颏,若欱云歕雷,嶷嶷然有可望而畏之者。”(《太胡石记》)

孔洞吕梁石当空而立,不卑不亢,展露着通透和幽深,散发着古朴和典雅,一览无余地展示着历史的厚重和岁月的沧桑。

除此之外,状物类人的象形石,在吕梁石中多有出现。“有盘拗秀出如灵丘鲜云者,有端俨挺立如真官神人者,有缜润削成如珪瓒者,有廉棱锐刿如剑戟者。又有如虬如凤,若跧若动,将翔将踊,如鬼如兽,若行若骤,将攫将斗者。”(《太湖石记》白居易)这类吕梁石的石体或单薄或厚重,中间没有孔洞,石表温润,手感柔腻。由于石质相对灵璧石较软,因此,“塑造”出的奇石象形度也极高,常常会有出人意料之形。

黄黑两色同置石上,产生了强烈的色彩对比,是吕梁石最耀眼的亮点。通常情况下,黄黑两色相间,是吕梁石常见的独特表现手法,往往黄色占的比例极大,而黑色仅作为点缀的次要角色。除了上述之外,也会出现黄红、黄绿相间甚至粉绿相间的石种。渐变手法在一些石体上,也会时常出现,如红与深红、绿与深绿、黄与深黄。然而,尽管吕梁石的色彩多样,但是黄色依然不失为主导色而成为该石色彩的首席代表。封过蜡的吕梁石,其黄色娇艳明亮,浓郁欲滴,放眼望去,富贵和富庶之气咄咄袭来,令人砰然心动。

对于色彩,中国自古以来就具有极其分明的好恶感。黄色,五行属“土”,历史上,为尊贵之色,又代表着吉庆,吕梁黄恰与它们相吻合,从心理到生理完全符合我国人民冀望稳定、追求幸福、享受祥和的自然人性。

《谦谦君子》吕梁石

三, 吕梁石的传统美与现代美

传统赏石源于宋朝米芾,他总结出的“瘦、皱、漏、透” 四字赏石要诀,掀开了中国赏石新的一页。所谓的“瘦、皱、漏、透”,即外形结构和内在的变化之美,也是古时所谓的“玲珑”。具体而言,“瘦”,即清癯,没有占满空间,骨架应坚实又能娴娜多姿,轮廓清晰明了,并留有余地;“皱”,石肌表面如波浪起伏,凸凹有致,虚若怀谷,显现了千年沧桑感;“漏”,无“空”则不漏、不通,洞穴贯通,富有深意;“透”,需有孔,有洞,有则透;剔透空灵,透洞多姿,可以衔远山,可以吞五湖,一孔可窥尽大千世界。后来,苏轼在米芾“四字”赏石的基础上,添加了“丑”字。丑石,即怪石也即今天的奇石。五字赏石法的传承和发展,从而使传统赏石的范围更加宽泛,也将传统赏石推向了极致。

与传统赏石并行的是现代赏石,现代赏石追求“形、质、色、纹”,而“质、色”两项又被拔到了空前的高度。质,讲究石面细腻、滑润,不粗糙、无不平感,质地越光洁越佳;色,讲究石色艳丽,光彩而吉祥,红、黄两色往往成为首选。细腻的质地、吉祥的色彩,容易使人产生愉悦和幸福之感,这完全与中国人尊崇玉文化、崇尚祥和的世界观相符合。

而吕梁石虽然是山石之躯,但确具有传统美与现代美的双重特性,它是目前国内将传统石与现代石的特点相融合为一体的、最完美的唯一的石种。

吕梁石的传统美表现在,洞的通透、峰的嶙峋和造型的怪诞。吕梁石因其特有的质地和地理环境,不仅造就了空洞贯通,窍孔遍布的形体,也造就了山峰的高低错落和鳞次栉比,还造就了光怪陆离、千形万状的“丑”石。“空洞贯通,窍孔遍布”既符合“透”的赏石理念,也符合“剔透空灵,虚若怀谷”的赏石情愫,“百洞千壑,覼缕簇缩,尽在其中”(《太湖石记》白居易),观一石则得全景,是多么的惬意。多峰并举的山石,让人顿感山的巍峨和宇宙的无穷,观一山就蓦然生有“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的感觉,又是多么的舒畅。

吕梁石的现代美主要体现在质地和色彩上。吕梁石的结晶细,质感细腻,光泽较强,所以,封过蜡的吕梁石黄色夺目,质地异常光洁,远远观之即生喜爱之心,若抚之,则滑润如绸缎、柔嫩似肌肤。而抚之越久,其石肤则倍加滑爽。中国人大多对玉喜爱有加,玉的特性之一,即是可以把玩。现代人又常常用玩玉的理念玩石,因此,吕梁石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种既可远赏又可抚玩的双重特性之物。

四,吕梁石的特性与启示

吕梁石,显示着“透漏”,彰显着“玲珑”,无疑是山石的代表,但却又与山石有所不同。吕梁石有着山石的棱角和嶙峋,同时也有着水石的圆润和光洁,换言之,吕梁石将山石和水石之优融于一身,形成了举世无双的另类石的形态,最终造就了石界的一大奇观。

山石,不圆或圆而粗糙;水石,不张扬或张扬而无棱角,两者对立如水火,恰如自然界中的阴与阳,而吕梁石则兼而有之,可谓兼容并包、兼收并蓄,展露出自身的博大和宽容。石头外表显示的是形体,而骨子里显露的却是心态和性情。山石张扬,水石内敛,都是个性使然,可以说都是非理性的产物,相比之下,只有吕梁石的形体是在个性和理性共同作用下发育而成,或者说吕梁石自身既有刚的一面(棱角),也有柔的一面(圆润),刚柔并济相得益彰,这颇有点中国老到的处世意味。

中国传统的处世哲学,极力推崇做人要外圆内方,其中“外圆”是指做人的技巧、策略和方法,能识时务,知进退;“内方”,就是说做人要有自己的主张、原则和底线,不随波逐流。著名教育家黄炎培给儿子的座右铭中说:“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这句话包含了人生的处世哲学。

吕梁石集圆润和棱角于一体,从则面向人们明示了“外圆内方”的外形,在同时也向人们揭示了之所以如此的内涵和深意。人们通过对吕梁石的收藏,不仅了解了其外在形体,而且还感悟出“圆润和棱角”同时存在的深层含义,以石为鉴、以石为镜,方能对自己的人生道路有所提示和修正。人们常说“人性如石性”,遗憾的是,言者往往通常只在“石石在在”(实实在在)上大做文章,而将内涵更深、启迪性更强的哲理视而不见甚至抛弃,这无疑是赏石中的败笔和最大的失误。从理论上说,人性和石性有其共性,因此,“人性如石性”之说毋容置疑,而吕梁石正是通过此“共性”的桥梁,向人们提供了可观可悟可感可思的另类形体。

结束语

吕梁石虽然造就于遥远的震旦期,但是,仅面世于上世纪末,区区算来近二十年而已,相比于四大古石(灵璧石、太湖石、昆石、英石)而言可谓是迟到的“来客”;然而,正是这位姗姗来迟的“客人”用自身温润的质地和耀眼的色彩,用自身特有的形态和胸怀,从万千石种中脱颖而出,一改往日的赏石理念,掀开了传统石赏石与现代赏石相结合的新篇章,改写了石界论资排辈的固执观念,成为石界中名副其实的后起之秀。

枫丹白露画派

骏马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