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玛瑙品鉴网

武夷山岩茶:除了大红袍、肉桂、水仙,还有这些珍稀品种!

05-22

武夷山岩茶:除了大红袍、肉桂、水仙,还有这些珍稀品种!

在中国东南的福建武夷山,一片神奇而富饶的土地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岩茶。武夷山,以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而闻名于世,这里山峰叠嶂,溪流纵横,将这片土地划分成了无数的小生态,为岩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经风吹日晒,这类茶树吸取岩层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使岩茶别具特色。每一片茶都蕴含着自然精粹,释放出独特的岩骨花香。

武夷岩茶的种类繁多,林馥泉1943年调查仅“慧苑岩”茶树品种有280种,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口感。对于大部分茶友而言,真正喝过的武夷岩茶通常是大红袍、水仙、肉桂。他们香味浓郁,口感醇厚,备受茶人钟爱。但是,除开这一家喻户晓的种类外,武夷山还有很多稀少的岩茶品种等着我们去发现并品味。

一、黄玫瑰

黄玫瑰茶的形成,源自黄观音和黄旦两种优质茶种的杂交选育。这种选育过程不仅是对茶叶遗传特性的优化,更是对茶叶品质的一次提升。经过精心培育,黄玫瑰茶不仅继承了黄观音的芬芳与甘爽,更融合了黄旦的醇厚与持久。这种特殊的杂交优势,使得黄玫瑰茶在岩茶中脱颖而出,成为茶界的新宠。

黄玫瑰茶在加工过程中,对技艺的要求极高。然而,黄玫瑰茶的制茶过程却并非易事。由于其特殊的香气和品质要求,加工难度相对较大。在制茶过程中,火功的掌握尤为关键。黄玫瑰茶需要采用炭焙的方式进行烘焙,而非其他加热方式所能替代。此外,对炭种的选择也极为挑剔,必须选用合适的炭种,以免炭气干扰到茶香。

虽然黄玫瑰茶作为小品种茶,产量相对较少,但其品质却毫不逊色。山场正、焙火到位的黄玫瑰茶,干茶色泽乌褐油润,细闻之下,玫瑰花香与淡淡的焙火气交织在一起,令人陶醉。冲泡后,茶汤香气特征明显,芬芳四溢。茶汤入口顺滑,回甘持久,杯底冷香细腻,余香袅袅,令人回味无穷。

黄玫瑰茶不仅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其营养价值也极为丰富。它含有丰富的茶多酚、氨基酸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保健功能。经常饮用,不仅可以提神醒脑、消除疲劳,还能促进消化、降低血脂,对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金观音

金观音,又名茗科1号,以铁观音为母本,黄金桂为父本,通过杂交育种法育成。这一创新性的育种方法,使得金观音既保留了铁观音的优雅韵味,又增添了黄金桂的芬芳香气,赢得了广大茶友的赞誉和认可。

金观音的茶树属于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植株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多,发芽密度大且整齐。这些特点使得金观音的产量高,亩产乌龙茶约能达到200kg。叶色深绿,芽叶色泽紫红,茸毛少,嫩梢肥壮,叶质柔软,这些特征都为制作出的优质茶叶奠定了基础。

制作工艺上,金观音采用了乌龙茶的传统制造工艺。选用对夹二、三叶嫩梢为原料,经过凉青、晒青、做青、堆青、炒青、揉捻、初焙、包揉、复焙等一系列精细的步骤,最终制成干茶条索紧结壮实、色泽褐绿乌润的乌龙茶。

金观音冲泡后,茶橘色光亮,香味浓郁,口感醇厚柔美。这种茶融入了金桂的香味和铁观音的风韵,令人仿佛置身于武夷山的岩谷中间,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和茶文化之美。不论是老茶客还是普通茶友,都能从金观音中品尝到迷人的魅力和浓厚的文化内涵。

金观音不仅在品质上出类拔萃,更是多次屡获殊荣。它曾荣获福建省名茶奖和优质茶奖,更在中国(武夷山)茶文化艺术节暨凯捷杯茶王赛中摘得金奖。

三、金锁匙

金锁匙原产于弥陀岩,这片岩山之上,茶树丛生,绿意盎然。这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为金锁匙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使得这种茶叶在近百年的历史中,得以茁壮成长,并逐渐为人所熟知和喜爱。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武夷山开始有一定面积栽培金锁匙。这片土地以其独特的山水环境,为金锁匙的生长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环境。金锁匙属于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树形大小中等,叶片椭圆,色绿且富有光泽。值得一提的是,金锁匙的芽叶生育力表现出色。它的发芽密度高,持嫩性强,这使得春茶适采期在4月下旬时,能够采摘到品质上乘的茶叶。

金锁匙茶叶在采摘时便严格筛选,只选取一芽二三叶的鲜嫩茶青,确保原料的品质上乘。随后,经过晾青、摇青、杀青、揉捻、烘干等一系列复杂工序,每一道都凝聚着茶农们的辛勤与智慧。

干茶状态下,金锁匙茶叶呈现出绿褐相间的色泽,油润有光泽,条索紧实匀齐。冲泡后,茶汤橙黄明亮,清澈见底,散发出诱人的光泽。轻轻啜饮一口,茶汤醇厚而甘甜,回甘悠长,令人回味无穷。金锁匙武夷岩茶的香气不仅高强鲜爽,更带有一种独特的岩韵。

银元图片

至纯天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