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玛瑙品鉴网

唐朝遗珍揭秘:《開元通寶》三品平钱背后的故事

06-16

唐朝遗珍揭秘:《開元通寶》三品平钱背后的故事

“開元”有新品,创见“通寶”始。

开元通宝,是中国唐代铸造的一种铜质货币,钱币在唐代始有“通宝”。《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唐)高祖即位,仍用隋之五铢钱。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月,废除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钱文由书法家欧阳询书写,面文为“開元通寶”,形制仍沿用秦代的方孔圆钱。效仿西汉五铢钱的严格规范,始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钱。钱币做工比较精美,故深受百姓喜爱。当代“开元通宝”业已成为大五帝钱的一部分,具有辟邪、旺财的功效。


唐 开元通宝 光背隶书 左挑元 正面图


唐 开元通宝 光背隶书 左挑元 背面图

在样式上,初唐的开元通宝,光背无文;而中唐起钱背开始出现有星、月及其它纹饰;晚唐的“会昌开元”则在钱币的背面加上钱局所在地名。经过三百余年的铸造,版别相当复杂。唐代以后仍有冶铸,但式样大多与唐有别。在规格上,开元通宝基本上都是小平钱,但唐代也铸有少量的“开元通宝”折十大钱,属开炉纪念性质。应注意后代也有伪造,收藏中应引起注意,以避免经济损失。


唐 开元通宝 左挑元 背上星月纹 正面图

“开元通宝”之钱文,由书法家欧阳询书写。文字庄重、隽秀、挺拔,时称其工。其字体在篆隶之间,读序有两种:一是直读,即读法是上下右左,读作“开元通宝”;而另一种读法是自上沿顺时针方向旋读,即俗称的“开通元宝”。


唐 开元通宝 左挑元 背上星月纹 背面图

初唐所铸的“开元通宝”,外郭较细,中唐以后外郭变宽变粗。而一般的开元通宝内郭较细,圆穿铸造方正。开元通宝的铸行时序,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的开元轮廓较细,文字精美;中期钱背多铸有星、月等各种纹饰;晚期的由于铜料冶炼不精,铸币较为粗糙,当以“会昌开元”为代表。

除铜质的“开元通宝”外,唐朝也铸造过金、银质的开元通宝(另外还有玳瑁、铁、铅等材质)。这两种贵重金属钱币仅限皇家赏赐,供贵族玩赏,并不投入流通,因此存世量极少,尤其是金开元,则更为弥足珍贵。

开元通宝钱,在我国的钱币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地位。“开元”,意指开辟新纪元;“通宝”,意指通行宝货。开元通宝的形制不但成了后世小平钱的基本铸式,还被沿袭了一千三百多年之久,开元通宝控制下的通货状况良好。开元通宝的出现,开创了方孔圆钱之先河,宣告了自秦以来流通了八百多年的铢两货币的结束。从此,我国的方孔圆钱多以通宝元宝相称,亦即宝文钱的开始。它的文字、重量好、形制均成为后世铸钱的楷模。

公元621年,开元通宝始铸。初唐开元始于唐高祖武德四年,终于唐高宗中后期。初唐的开元通宝钱文为欧阳询所书、经钱监严密督造的一种优质钱币,又叫“武德开元”。从质地上看,初唐开元所用材料为青铜和白铜,面、背肉好,内外廓整,钱文深峻清晰,铜质纯净,铸造精良。从形体看,钱径约24mm~25mm,穿径7mm,廓宽2mm,重量为3.7g~4.2g。


唐 开元通宝 左挑元 背穿上月 穿右星 正面图


唐 开元通宝 左挑元 背穿上月 穿右星 背面图

盛唐开元始于唐高宗中后期,终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从质地看,盛唐的开元主要采用青铜和紫铜铸造。面、廓更加精细,做工更加精美。从形体看,钱径为25mm~27mm,穿径7mm,廓宽2mm~3mm,质量为4.2mm~5g,大多数为4.7g。

中唐开元始于唐肃宗初年,终于唐宪宗元和末年。这一时期的开元通宝特点与盛唐后期的大同小异。从质地看,中唐开元主要采用青铜和紫铜铸造,并掺有一定量的铁、铅等金属。面、廓都比较精整,但做工不及初唐精美。从形体上看,中唐开元的直径在23mm~26mm之间,穿径7mm,廓宽2mm~3mm,质量为3.2mm~4.5mm,相比盛唐有所减重。

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灭佛。后将灭佛所得铜料铸制成“会昌开元”。大小径寸如之前的开元通宝,只是在钱背铸上了铸钱局所在州的州名。而淮南的扬州为纪念会昌灭佛,所铸的背文为“昌”字。从质地看,会昌开元采用较为优质的佛铜铸造,铜质为青铜和紫铜两种。从形体看,会昌开元的质量在3.2~4.2g之间,钱体大小与中唐的开元基本相同。但也有部分小钱,可能是私铸品。

普通的晚唐开元在唐宪宗元和年间之后铸造,一直持续至唐亡。它沿袭了中唐开元的特点。从质地上看,这种开元通宝所用的铜料很杂,很难说清是何种铜合金。铜质发黑,纯度很低,含铁量较高,个别竟能被磁铁吸引。从形体看,质量较小,普遍不超过4g。其钱径在23mm~24mm之间。铸工草率,多数轮廓不整,普遍不如中唐开元精美。从钱文上看,正面钱文比较纤细,与中唐后期的钱文一致,但字迹模糊。在背文上,多有小型月痕,对月月痕,多月痕及孕星开元出现。

私铸的小径开元,指钱径在21mm~23mm之间的开元钱,质量在1.7g~3g之间。这种小开元可能都是各个时期的民间私铸钱币。

公元907年6月1日(唐哀帝天佑四年四月18日),唐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其中闽、楚、南汉、南唐、后蜀等政权都先后铸造过“开元通宝”,除南唐开元基本延续唐代开元通宝的特点外,其余的形制皆与唐有别。

宋太宗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灭南唐,由于宋朝通行“宋元通宝”,故开元通宝官铸停铸并退出流通舞台,但直至清末民间仍有私铸,主要是厌胜钱。

“开元通宝”的介绍资料甚多,本文在此只就主要部分稍做论述,难免会有不当或重点遗漏,还望各位友友见谅。若有兴趣,可参考相关文献。

注释:

1.五帝钱之大五帝钱:它们是秦半两、汉五铢、开元通宝、宋元通宝和永乐通宝。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成祖五位皇帝在位期间所铸造的古钱币。也叫“中华五帝钱”。

2.“开元通宝”的常见版别:有小字、低头通、平头通、小通、小通小宝、遒劲、直元、大字、大字狭元、容弱、短头元、尨字(meng 音蒙)等。根据“元”字的写法不同,还有左挑元、右挑元及双挑元等。资料显示,开元通宝的常见版别竟然有60余种之多。

作者:泉海一翁

兰亭序书法特点

观音菩萨佛像的图片 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