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玛瑙品鉴网

探索玉石之美:领略中国玉文化的五德精髓

08-08

探索玉石之美:领略中国玉文化的五德精髓

中国古语云:君子比德于玉。中国独特的玉文化,在几千年的演变中,慢慢渗透到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配饰、首饰,大家还知道哪些玉器的用途呢?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古代玉器的两大基本分类,让大家了解一下“玉”是如何一步一步走进古人的生活的。

01 -礼玉

礼玉是古代用于宗教祭祀及国家大典上的玉器。按《周礼》记载,礼玉有璧、琮、圭、璋、璜、琥等六种。

一、玉璧

玉璧是一种中心有孔的扁圆形玉器。古人在祭祀时,认为这种器物能同祖先神灵相通。除用作祭祀外,还可用作装饰、祥瑞、敛葬等。玉璧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以良渚文化为代表。春秋战国时代已相当精美。汉代玉璧雕工愈加精细,汉墓中常出土有玉器陪葬品。

▲良渚文化玉璧


▲东汉玉璧


二、玉琮

玉琮为一种外方内圆的柱状管形玉器。琮的方圆表示地和天,是出于天圆地方的上古宇宙观,做成方琮来祭祀地神,是礼地之器。此外,亦被用于祥瑞、敛葬等。玉琮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以良渚文化最为发达,其中有的还刻有兽棉纹饰,是玉琮的辉煌时期。汉朝以后,玉琮均为内圆外方的短柱形,不加纹饰,用途已变为装饰和丧葬用具。宋至明清,仿古玉琮大量出现,成为一种装饰或陈设玉器。

▲西周玉琮


▲良渚文化玉琮


三、玉圭

玉圭是一种上端为三角形或直平,身为长方形的玉器。古代玉圭用以祭方位神,还用以区别等级和作符节等职能。战国时玉圭和玉璋最为盛行,其后由宋直至明清,历代均有制作。《周礼·春官典瑞》有大圭、镇圭、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四圭、裸圭之别。

▲曹操高陵石圭


▲明定陵玉圭


四、玉璋

玉璋是一种扁平长方器物,一端斜刃,形状半边圭。玉璋始见于龙山文化,盛行于商周。璋与圭一样曾为礼朝区分等级的器物,春秋以后趋于少见。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半圭为璋。”

▲神木石峁遗址出土牙璋


五、玉璜

玉璜是一种弧形的玉器。汉制称“半壁玉璜”,但常见出土的玉璜仅有三分之一璧大小,弯弧两端有小孔,往往出于墓主领下,可能用于佩戴,故有“佩璜”之称。

▲春秋晚期龙首玉璜


▲商代鱼形玉璜


六、玉琥

玉琥是刻有虎纹或形似虎纹的玉器,殷商至汉代常见。

▲春秋(楚式) 玉琥


七、玉钺

玉钺,一般为深灰绿色不透明玉质,带有贝类遗骸沉积结构的蛇纹石,沉积层清楚。器面钻双孔,一大一小,小孔属端孔,大孔属背孔,皆为单面钻。此器既大且美,应为古代象征权力的瑞器。

▲新石器玉钺(山西黎城)



八、玉刀

玉刀作为礼仪用器,盛行于夏代的二里头文化,它既是权力的象征,同时也象征着收割。

▲龙山玉刀

02 -丧葬类

葬玉是指那些专门为保存尸体而制造的随葬玉器,而不是泛指一切埋在墓中的玉器。


一、覆面

覆面指人死下葬时盖在死者面部的覆盖物,还常称为“面罩”、“冥目”、“布巾”、“布衣”、“面具”等。

▲西周玉覆面


▲战国玉覆面


二、玉衣

也叫玉匣、玉柙是死者穿戴的葬服。

▲刘胜墓玉衣

刘胜墓玉衣,长1.88,由2498块玉片组成,金缕1100克。


▲南越王墓丝缕玉衣

南越王墓丝缕玉衣,玉衣长1.73米,由2291块玉片组成。


三、窍塞

也叫“九窍塞”,是填塞或者遮挡人身上九窍的玉器,来源可能与覆面有关。

▲西汉窍塞(山西朔州)


▲眼盖


▲鼻塞


四、玉琀

玉琀,死者含在口中的葬玉,目前发现最早的玉含为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遗址出土的。

▲南朝玉蝉


▲汉代玉蝉


五、玉握

死者握在手中的玉器,主要有两种形制:玉璜、玉猪。

▲汉代玉握(刘胜墓)


▲东汉玉猪​​​​


中华民族爱玉敬玉崇玉的历史悠久,从上古先民直至近代,人们对玉均情有独钟,中国在各个时期都遗存有一批极富时代特征及历史研究价值的代表性器物,大体上有夏朝古陶器、商周青铜器、战汉漆器、隋唐金银器、宋明清瓷器,这些器物虽然在历史长河中各领风骚,却没有一种能像玉器那样经久不衰,长期受到民众如此的宠爱,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所无法比拟的。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对之处,请留言指正,小编也是本着学习的心态,完成这次任务的编辑整理。在过程中,也是逐字整理,思来想去,为的是给大家一个较为完整的资料。百度的确是个生存好工具,但如果有更多的时间,小编更希望是翻阅书籍,黄金屋不是白得名的!所以多读书,读好书,是很重要的!文章你是看完了,觉得还不错的话,就鼓励我们一下,点个赞,留个言,或是关注一下,哪怕吐槽一下,也是对我们的一个激励!码字很痛苦,写文章不易,实在佩服那些一天写好几篇的自媒体!真心羡慕呀!羡慕~~~不说了,小编要去关心微头条去了!下次聊~~

紫水晶的功效与作用

牙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