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玛瑙品鉴网

弘一法师亲侄劝还俗,情感纠葛背后隐藏的深意

06-19

弘一法师亲侄劝还俗,情感纠葛背后隐藏的深意

佛门难渡,出家容易还俗难。一位被誉为"桐达李家三少爷"的李叔同出家后法名弘一,虽然过着清贫寂寥的僧人生活,但仍旧时不时被俗世的亲情纷争所束缚。他的俗家兄长李文熙无法理解他出家的决心,一度痛斥弘一"人不做,为什么做和尚"。当弘一游走于俗家和佛门之间时,一场家族悲剧悄然发生——他赠予亲侄的僧衣竟成为亲侄子夭折时的裹尸之物。这是一段倍受亲情折磨的佛门传奇,还是命运的一记重重讽刺?让我们一探究竟。

要说起这段佛门奇缘,得从1927年5月说起。那一年,弘一法师的俗家二哥李文熙的长子李圣章回到了天津的家中。一进门,他就兴高采烈地告诉父亲,他不久前在常寂光寺一连住了一个多星期,见到了出家九年的三叔弘一。

作为弘一俗家兄长的李文熙听闻此言,立马两眼放光,急切地询问弘一的生活状况。李圣章绘声绘色地将弘一的清贫僧家生活娓娓道来:每天吃两顿干巴巴的斋饭,穿着破旧的僧衣,连刷牙都只能蘸点盐水。听到此处,李文熙和李圣章不禁潸然泪下,想起了往昔锦衣玉食的富贵生活。

谁能料到,当年那位锦绣富家子弟如今竟过着如此清苦的日子?一家老小对弘一的出家深感不解。毕竟,弘一出家之时,李家已渡过了一段极为困难的时期。辛亥革命后,李家投资盐业的钱庄濒临破产,李文熙曾对弘一感慨"祖辈用血汗经营的财富就这样葬送了"。不过,在弘一的开解下,李家很快重振旗鼓,日子也渐渐好转。

正当李文熙为李家的重新富裕而高兴之际,弘一却突然出家了。这简直就是晴天霹雳!李文熙百思不得其解,若是在那个李家濒临破产的日子里出家,他说不定还能理解。可偏偏是在家道中旺的时候,弘一才离开了红尘。

眼下,尽管弘一过着清贫的出家人生活,但李文熙仍旧希望能将他唤回俗世。于是,他特意嘱咐长子李圣章劝说弘一还俗。可是,无论李圣章如何开解,弘一都置若罔闻,只应允有空会回天津看看。临行时,弘一还送给李圣章一些手抄的佛经和一件僧衣,嘱咐给新出生的孙儿李炳。

这等于是在宣示,弘一已把李家彻底断念了。消息传回李文熙耳中,他气恼至极,禁止家人再与弘一来往。想不到,就在此时,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发生了——被赠予弘一僧衣的小孙儿李炳意外夭折,下葬时竟然用上了那件僧衣裹尸!

这简直就是雪上加霜。李炳的夭折让李文熙对弘一的憎恨达到了顶峰,他更加坚信弘一是个孽障,所以才会遭此横祸。从那以后,李文熙严令家人断绝与弘一的一切往来。他曾愤懑地自语:"你人不做,为什么做和尚呢?"

其实,李文熙的愤怒也是源于对弘一的深深爱怀。年少时,李文熙就一手教导着弟弟的成长。后来,无论是为弘一娶亲,还是供给他做安家费,李文熙都尽心尽力。弘一不但不知珍惜,反而对家人渐行渐远,这怎不让李文熙扼腕痛惜?

当年,李家被迫从大户人家沦落到一座空荡荡的老宅时,弘一曾鼓励哥哥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可是,后来弘一亲手葬送了李家的这个"后福"。

直到临终前几年,李文熙才恍然大悟:弘一出家与富贵贫贱无关,而是因为他一直无法释怀母亲的逝世。当年,王氏作为小妾,去世时不被允许从正门抬入,弘一为此与李文熙发生了争执,内心受创至深。所以,他才会放下尘世,投身佛门。

从富贵公子到清贫和尚,从被哥哥溺爱到与家人渐行渐远,弘一法师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挣扎颇多。他虽穷极一生追求佛法,但始终无法完全割舍俗缘,这让他在亲情和佛门之间徘徊不定。赠僧衣给亲侄后,亲侄竟意外夭折并用僧衣裹尸,无疑是命运对弘一的一记重重讽刺。

李文熙对弘一的愤怒固然源于错怪,但同样折射出了一种无可奈何的亲情牵绊。他做兄长的,不顾弟弟的抉择,只盼他回归家园、安享天伦之乐,这何尝不是一种挚爱?生死两途人在其中,佛门情理往往难以两全。或许,这就是佛门高僧们为何祷告"往生净土",彻底摆脱俗世牵绊的深层原因吧。

碧玺的价格多少

翡翠购买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