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玛瑙品鉴网

柳公权楷书:心正则笔正的艺术魅力

10-05

柳公权楷书:心正则笔正的艺术魅力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唐朝著名的书法家,历史上"楷书四大家"之一。他三朝官居侍书,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旧唐书·柳公权传》里这么介绍其人,“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笔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上都(长安)西明寺《金刚碑》备有钟、王、欧、虞、褚、陆之体,尤为得意。”这段介绍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是说柳公权学书法从钟繇、王羲之入手,后师法颜真卿,兼收欧阳询的峭劲、虞世南的圆融、褚遂良的疏朗,陆柬之等名家。取精用弘,神明变化,遂以方拓峭险,而别开生面。

柳公权继颜真卿之后再变楷法,避开了颜楷肥壮的竖画,把横画、竖画写得均匀而瘦硬;他又汲取了北魏中方笔字斩钉截铁、棱角分明的长处,点、撇、捺写得像刀切一样爽利森挺;他还汲取了虞、欧楷书结体紧密的特色和颜楷结体的纵势,创造出以瘦硬露骨见长的柳体,成为唐代楷书的集大成者。

柳公权并不是靠字形结体的变异求变,而是从笔法入手,圆笔、方笔之间熟练转换。方笔多取隶意,圆笔多取篆意。使用方笔所造成的突出棱角以及坚挺笔画,是谓之“柳骨”的主要原因。颜体和柳体都对楷书发展有重大影响,并且两人书法虽风格不同,但同样遒劲有力。颜体像筋腱一样洒脱,而柳体像骨骼一样棱角分明,故被人称为颜筋柳骨。

柳公权以楷书著称,但传世较少,多以碑刻和拓片的形式流传至今,其中《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金刚经》,但《金刚经》真迹已失传,作为证据已不可考。柳公权的行草书有《伏审》、《十六日》、《辱问帖》等,其书风格结体严谨,潇洒自然。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

左《玄秘塔碑》中《神策军碑》右《《大唐回元观钟楼铭》

整拓

其最负盛名之《玄秘塔碑》笔法刚劲严整,八法具存,如正人端士,特立廷陛而不可屈挠。《玄秘塔碑》 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唐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 为柳公权六十三岁那年所书,属于晚年的成熟之作。《玄秘塔碑 》立于唐会昌元年 (公元841年)十二月,碑在陕西西安碑林。楷书28行,行54字。记载了大达法师端甫一生的主要经历和弘扬佛法的功德。《玄秘塔碑》瘦劲有力,内秀、严谨、清劲;从技法上说,点画处处透气,开张舒朗,仔细渗透其中缘由,这是因为《玄秘塔碑》写的是一位高僧,所以笔势舒朗。

柳体中宫紧密,四周疏放,笔画偏爱提、顿、回、折的使转方式,字体清瘦又保持一定的硬度,有一种独特的美感。其次,柳体在笔画上也有很多的独特之处。楷书的笔法从晋到唐有了很大的发展,初唐到盛唐,方笔圆笔意境成熟。所以柳公权在笔法上并没有什么创新,他最大的特点是熟练的驾驭了各家的笔法,非常流畅熟悉的为自己所用。但我们仔细看可以发现,柳体起笔多方,收笔多圆;长画多瘦,短画多胖;竖画多挺健,横折多圆劲,用笔灵活多变,轻重对比明显,筋骨坚强又血肉丰满。尤其是在点画上,变化十分丰富。不同的字,不同的位置,点的形态各异,随心所欲,不拘一格。


上海图书馆藏宋代精拓本

清徐渭仁旧藏

红宝石项链多少钱一条

中国古钱币50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