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玛瑙品鉴网

探寻武夷山独特茶艺:揭秘茶叶的多样泡法!

07-09

探寻武夷山独特茶艺:揭秘茶叶的多样泡法!

刚开始为了学会泡茶,上了不少茶艺课,把手烫秃噜皮都不知道多少次;为了把茶泡好,景德镇也去了不下十趟,有的时候为了喝茶时有点意境,古往至今的茶书也翻了不少,博物馆也逛了,可来了武夷山,这些招式全然派不上用场了。


以前惯用的手法来泡岩茶,也是人人称赞的!可来了武夷山却时不时被教育,这不对那不对,教育的多了,也就随风倒了。


搁以前会反省我泡的好不好?现在却追责到茶做的好不好了!不过武夷泡法也好,学来的也好,好在不变的都是“茶汤”。



武夷山土生土长的本土泡法,自然会带来风味的差异,存在即合理且一直在延续,肯定是自有长处,不然我就不会随风倒了。



01

喝茶的氛围变了



对于武夷山人来说,他们吃得实在太多也吃得太好,喝茶泡茶也好,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一件平常事罢了。


这不禁让岩茶教室的几个武漂流下了羡慕的口水和嫉妒的泪水,恨自己生不逢地呀!



以前泡茶是上得厅堂的讲究,而武夷泡茶是下得厨房的随性,正如人还是那个人,只不过穿衣风格不同,以不同的形象示人罢了,并不妨碍它依然是杯好喝的武夷岩茶。


▲孝文家三泡茶会景德镇x不空山站


武夷山对泡茶的空间环境并不大在意,来了客人请坐就是,热水一烧,话搭两句,在自家客厅的茶局就开始了,主打一个自在。


桌上的茶具不追求名贵和花哨,主打实用,有把能把水烧热的壶,有个盖碗、公道、茶杯,就拥有了泡好一杯茶的所有条件。



以前喝茶泡茶图个干净、清静、意境。


武夷山不然,武夷山泡茶的氛围是叮铃咣啷的,充满了热闹劲,水声、啜茶声、打火机声、飞机飞过的隆隆声、小孩的嘻笑声,声声不绝于耳,当刚烧开的热水浇在茶上,“人间烟火气、柴米油酱醋茶”在此时具象化了。


经常喝着喝着穿插个人进来,一起喝上两杯就知道是来聊工艺的,他们尽情的讨论着今年行情如何,谁茶做的好,谁又包了山,谁又拿了奖,热闹得不得了,非常有开研讨会+茶话会的劲头。


▲朱子杯斗茶赛现场


开一趟会回来,收获颇丰,这不又给岩茶教室这个以写稿为生的自媒体提供了不少写稿灵感,嗯,下回我还来。



02

泡茶的手法变了



武夷山的泡茶师傅们都不是茶缸子泡大的,而是看着茶长大的!岩茶教室不止听过一个山场主说过,这片、这片都是我小时候放学后下地种的,到现在都有好几十年的树龄了!他们那是对茶了如指掌,泡起茶来也是手到擒来!


首先,武夷本土泡法主打“随机”。



随机到了这茶是不是怎么泡都不会难喝?但,有一点他们却是坚贞如一,那就是对盖碗的执念!桌上都是清一色的白瓷盖碗,紫砂壶嘛,“此物更是只因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寻”的存在。


110cc容量的盖碗更是茶桌上的常驻嘉宾,去武夷山茶农家或者茶厂喝茶,放眼望去,很少能找得到再大一点的盖碗。



除了对盖碗的忠心不二,其他方面嘛,主打一个随缘。


一泡茶搁手上,起步8.3g、9g、10g不等,上至封顶15g,反正就是随缘,不管茶量几克,焙火如何,依旧是雷打不动的110cc盖碗。


我就曾在武夷山茶叶研究所喝过一泡15g足火茶,上场的还是110号嘉宾,好像这样才能彰显我110号嘉宾容得万物的气魄。还别说,可以出一本专门针对不同投茶量的泡茶练习手册了。


▲15g的足火茶也依旧是用110cc的盖碗冲泡


关系到茶味浓度的出汤时间,武夷山人民也是报以随缘的态度。武夷山人出汤快慢是两个极端,没有刚刚好一说,当然坐杯时间长短背后都有其受众群体。


坐杯这一派,大多是长期喝茶阈值偏高,也跟当地又咸又辣的饮食习惯、以及很多做茶师傅都有抽烟的行为有关,还有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味觉难免会退化,需要高浓度来满足味蕾的需求。


不过更多的是对茶汤风格的追求,要知道在武夷山“浓、凶、煞、顶”是评判一泡茶好不好的重要指标。



出汤快也是一种风味追求外,其实是为了满足、适应市场的需求,岩茶浓煞的口感并不是人人都能接受得来的,出汤快可以让茶的浓度降低,也更能符合大部分客人的口味,以达成成交的目的。但也不排除快出汤是在给有缺陷的茶打掩护。



03

花样那么多,还不是为了你好



在茶圈什么是行云流水,我大约只见过两种,一是潮州工夫茶的行茶手法,二就是武夷山的刮沫了,s型的流水动线,又炫技又显摆,因为这玩意我学了几年,年年不得要领。


不过这不是刮着玩的,杯盖上的泡泡不管是茶皂素、还是绒毛造成的,难免会有气味,把沫刮掉,茶的滋味和香气更加清晰统一,便于我们更好的鉴赏武夷岩茶的美。



闻香见过,但武夷山的含水香你见过嘛?我刚来时我不理解,觉得注水注到满得溢出来,接着清水变成黄色的茶汁,这样不仅茶水分离影响浓度还不美观,杯盖又这个拿来拿去的闻,温度也随之降低,后来才知道他们不差这一点,这是岩茶给的底气!



闻含水香不仅仅是为了享受,是因为含水香里有很多道道!它可以闻熟度、闻香型、闻清晰度、闻山场、闻储存,窥一斑而知全貌。有的师傅甚至一闻,就知道肥料是不是下了太多。



用碗来装汤,在审评上见上一见,而在武夷山却是常客,来喝茶,先摆上几个碗,再搭个汤勺,不知道的还以为要你端起碗来舀茶喝呢!


勺子分茶汤并不是它首要功能,而是用来闻香的,在汤碗里浸过后的勺子可是香得不得了,尤其是汤勺的背面是香气的聚集地,常常让你直呼上瘾!



啜茶,可是武夷山人人都会的技能,茶在口腔里滚动,啜出声响,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茶汤入侵你每一寸味蕾,让我们尽情享受武夷岩茶的美味吧!你也许会说,在喝茶时发出声响,多不礼貌呀!可是他们只在意茶汤。



和武夷岩茶休戚与共的他们,一年四季没有停过,春茶前的物料准备、巡山,接着是没日没夜的春茶季,审评归堆、一轮又一轮的焙火,再忙着包装上市。


于他们而言能把茶做好、把茶卖出去就足够了,什么泡茶美不美,有没有仪式感不重要的,而茶桌上看起来不明觉厉的泡茶手法却让我们在最大程度上感受到了“茶汤的美”、“香气的美”、“工艺的美”,的茶汤艺术,其背后也是武夷山人生存的艺术。



是泡出一杯均衡的茶汤,或是泡出武夷本土味道,于茶的本质而言,只要是泡得好喝的茶汤就足矣。

不过话说回来,于茶的享受谁有武夷山人民吃得好呢!

玛瑙价格

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