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玛瑙品鉴网

李叔同:一生惊才绝艳,凡事认真彻底

05-24

李叔同:一生惊才绝艳,凡事认真彻底

文 | 杨自强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高多。

这首《送别》,典雅婉转,深情动人,百年来脍炙人口、传唱不绝。一位词作家一生中倘能创作出一首这样的歌词,足以自做。

来自网络


但对《送别》的词作者而言,这首他在送别挚友后一挥而就的歌词,实在是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他的一生中,有着许许多多更值得一说的成就,他就是中国现代教育家、书法家、音乐家、戏剧家李叔同。

李叔同(1880-1942),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别号广侯、漱同,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法师。他原籍平湖,出生于天津,其母王氏亦是平湖乍浦人。李叔同对故乡平湖有着很深的感情,他多次申明自己是平湖人。

李叔同十五六岁时,曾随其母回平湖省亲,并刻了“平湖后生”一方闲章,还赋诗一首以抒发思乡之情:“一杯浊酒过清明,觞断樽前百感生。辜负江南好风景,杏花时节在边城。”

1896年,李叔同17岁时,刊印《唐静岩司马真迹》(天津名士唐静岩书钟鼎篆隶各体书法24帧送给李叔同,李叔同汇成一册刊印),为书题签时标明“当湖李成蹊署”。

李叔同还为自己刻了“当湖惜霜”“当湖布衣”“吴郡子弟”“江东后生”等多方印章。1901年秋,李叔同移居上海,一度改名李广平,以“浙江平湖籍”入上海南洋公学。1902年春,参加浙江省乡试,其考卷上自署为“嘉兴府平湖县监生李广平”。

李叔同的朋友也认同他是平湖人,如柳亚子在李叔同60岁时作《怀弘一上人》,文中说:“弘一,俗姓李,名广侯,字息霜,家世浙西钜族,官籍天津。”

南社社员、平湖人张子石,留学日本时与李叔同交往甚密,他对平湖亲朋乡友多次提道:“李叔同弘一大师的原籍是我县乍浦。”

李叔同在浙一师范时的同事、挚友夏丏尊,1931年10月为李叔同《清凉歌集》作序,文末云:“李息,字叔同,又字惜霜,浙之平湖人。”

李叔同还有一方闲章,“家在萧山潘水间”,据平湖当地文史学者考证,“萧山”即萧山街,是平湖乍浦镇南门外一条南北向的商业街道,原名“小山街”。乍浦附近有一潘巷,是明代望族潘氏世居之地,其地有一小河,称为潘巷港,又称潘水。而在萧山街与潘巷港之间,正有一“李家埭”,很可能即是李叔同的祖居地。

李叔同生当清末民初,时局多变,潮起潮落,他也风云际会,以绝世之才,上演了多姿多彩的一生。他的挚友夏丐尊曾总结说:“综师一生,为翩翩之佳公子,为激昂之志士,为多才之艺人,为严肃之教育者,为戒律精严之头陀,而以倾心西极,吉祥善逝。”

他的弟子丰子恺也说:“(李叔同)少年时做公子,像个翩翩公子;中年时做名士,像个名士;做话剧,像个演员;学油画,像个美术家;学钢琴,像个音乐家;办报刊,像个编者;当教员,像个老师;做和尚,像个高僧。”

确实,李叔同一生的成就,涵盖了文学、艺术的方方面面,是个名副其实的全才。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音乐舞蹈》《美术卷》《戏剧》三卷都列有“李叔同”的词条,三个分卷都收录了同一个人,这在大百科全书中是不多见的,李叔同可说是百年来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

论音乐,李叔同1906年在日本东京留学时,就独自办了一本《音乐小杂志》,这是中国第一本音乐期刊。他也是中国第一个使用五线谱作曲的音乐家。1915年最早撰《西洋乐器种类概说》,开创了钢琴音乐教学的先河,第一次把西方乐理传入中国。他也是“学堂乐歌”的最早推动者之一。

论绘画,李叔同光绪年间在日本留学时,就开始创作油画,日本的报纸还有专门报道,是中国油画的先驱。1913年编著《西方美术体写生,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第一人;比广为人知的刘海粟早了整整一现代版画艺术,这两项也是中国第一人。

论戏剧,他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先驱、中国话剧的奠基人,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1907年组织中国第一部话剧《茶花女》在日本东京为国内赈灾义演,主演茶花女传为佳适。

论书法,李叔同的书法风格独具一格,犹如浑金璞玉,冲淡朴野,温婉清拔,精严净妙,充满了超凡的宁静和云鹤般的淡远,堪称中国历代书法中的逸品。他自己也说:“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

鲁迅先生当年曾经得到过弘一法师的手迹,兴奋地说:“朴拙圆满,浑若天成。得李师手书,幸甚!”少为人知的是,李叔同还是一位篆刻名家,他的篆刻,风流潇洒而不失拙朴,工中求写,冲淡典雅,一如其书。李叔同35岁入西泠印社,还发起成立了继西泠印社之后的又一个印学团体-乐石社,定期雅集,编印作品集、汇编史料,这在近代篆刻史上得风气之先。

论教育,李叔同以其人格魅力、深厚的中西文化底蕴,培养了一大批音乐和美术的优秀人才,著名的有丰子恺(著名漫画家、散文家、书法家、翻译家)、潘天寿(著名画家)、曹聚仁(著名作家、学者)、刘质平(著名音乐教育家)、吴梦非(著名音乐教育家)、李鸿梁(著名书画篆刻家)等,而仰慕其为人并受其影响而走上音乐、美术之路的,更是不知凡几。

论佛法,李叔同出家后,世人尊称他为弘一大师,与虚云、太虚、印光并称民国四大高僧,他笃志苦修,实践躬行。他修行的是律宗,这是佛门中最难修的一宗,数百年来,传统断绝,直到弘一法师方才复兴,所以佛门中称他为“重兴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

这些成就,即使是其中的一方面,也足以名载青史,何况李叔同在每个领域都是当世第一流,称得上是震古烁今,能做到这样,固然是缘于李叔同的旷世奇才,而他凡事认真、勇猛精进的做人做事态度,同样是极为重要的,丰子恺就说过:“李先生一生的最大特点是“认真”。他对于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非做得彻底不可。”

刚开始学习钢琴,李叔同的双手曾被老师认为不适合弹钢琴,李叔同竟然到医院去做手指的矫正手术。话剧《茶花女》中,李叔同反串出演女主角玛格丽特,为了更接近女性的体型,他断食数天,把腰身收得比女人还细。他在音乐、戏剧上取得成就的背后,就是这样严苛到极致的努力和付出。

来自网络


李叔同的认真,有时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戏剧家欧阳子值是李叔同的朋友,在日本留学期间,因共同创立“春柳社”结下深厚的友谊。一日,两人约好早上八点到李叔同的寓所会面,因两人住所离得较远,欧阳予倩乘电车赶到时,已是八点过了五分。李叔同打开楼窗,说:“我和你约的是八点钟,可是你已经过了五分钟,我现在没有功夫了,我们改天再约罢。”言罢略一点头,关上窗,把欧阳予情晾在门外。总算欧阳予倩知道李叔同就是这样认真的脾气,苦笑而回。

李叔同的“凡事认真”,也体现在生活中的小事上,在他出家后的某日,学生丰子恺寄来一卷宣纸,请他书写佛号,书写后还余下一些直纸,弘一法师专门写信去问多余宣纸如何处置,有一次,丰子恺寄邮票给弘一法师,因多了几分,法师便寄还丰子恺,从此后丰子恺都会在信中注明:邮票若有多余即赠予法师,还有一次,丰子恺去看望老师时,见他用麻绳束袜,就买了些松紧带送他。弘一法师以为是洋货,一再拒绝,丰子恺说明:“这是国货,我们自己能够造了。”他方才收下。

“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三变而为道人,四变而为和尚。每做一种人,都做得十分像样。好比全能的优伶:起青衣像个青衣,起老生像个老生,起大面又像个大面。”这是丰子恺对李叔同一生几个重要阶段的总结,比喻恰当且生动。而在这几句后面,丰子恺又加了一句“都是认真的缘故”,更是说到了根本上。弘一大师的一生,就是他认真做人、认真做事,凡事一旦去做就必定做到极致的一生。


【来自嘉兴文史记忆 .嘉兴卷】

--待续

绿水晶

水沫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