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玛瑙品鉴网

五铢钱:中国钱币史上的长寿货币揭秘

02-26

五铢钱:中国钱币史上的长寿货币揭秘

汉武帝在位期间,鉴于原流通货币四铢半两与“三铢”钱引发严重币值混乱,铸行重如钱文的“五铢”钱。

五铢钱的字文得名源于它的重量:枚重五铢(注:以西汉一斤为250克算,一铢约0.65克,五铢约3.25克)。

可以推测五铢钱的重量是源于四铢半两与三铢钱等值,民不乐意用之,则私铸成风,故废三铢行五铢。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五为中数,亦表天地人和。

五铢钱历经西汉、东汉、蜀、魏、晋、南齐、梁、陈、北魏、隋朝代均有过铸造,历时长达739年,是我国历史上铸行数量最多、时间最长最为成功的长寿钱。

一、西汉五铢

1.金五铢

1980年陕西咸阳出土,系方孔圆钱中最早的黄金铸币。钱径2.6厘米,重9克,含金量95%,与出土西汉金饼等同。

“五铢”二字形体颀长,“五”字交笔弯曲,上下两横较长;“朱”头方折,“金”头呈较小正三角形而比“朱”头略低。边廓坚挺精整,钱面穿上有一横划。据此形制特征,当可系于宣帝五铢(前73—49年),亦有研究者订为汉武帝上林三官。

2018台湾中正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中正拍卖有限公司推出一枚西汉金质五铢钱,起拍价794万人民币,经过多轮竞拍后,最终成交价为1430万人民币,由此可见其价值之高。

2.郡国五铢

汉武帝元狩五年,诏令各郡国铸行五铢钱,称为郡国五铢,又叫元守五铢。五铢钱系从此确立。

钱直径2.5厘米左右,有仅2.5克的,也有达到7.5克重量的,平均重约3.5-4克,正因为不标准、不统一才有这么大的差距。

“五”字交笔为直笔的,也有缓曲、变形等多种,形制也不统一;“铢”字的“朱”头呈方折型,“金”字头较小,仿佛如一箭镞。从符号上看,郡国有穿上横、穿下横、穿上三角、穿上下三角、穿下横、穿下半月等。

有的与旧汉半两一样,背平无轮郭,有的穿孔大,肉薄,也有肉厚的。

3.赤仄五铢

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命令京师钟官铸“赤仄”(赤侧)钱,面文“五铢”,以一当五行用,世称“赤仄五铢”。

赤仄五铢铸工精致,铜质精良,颜色黄赤,币面平整,形体较厚重,直径多25 ~26毫米,五铢二字优美深峻,朱字上部笔画方折,精修穿廓,背郭特征显著。

钱体厚重,工艺精整,铜色殷赤。基本上钱重达到4克。过重或过轻都不是“赤仄”的标准。钱径多在2.53厘米至2.57厘米,面穿廓极细,背穿廓宽厚清晰,穿宽多在0.9厘米至1厘米之间,外廓厚度在0.2厘米左右。

“五”字竖划相交只取缓曲一种,“五”字上下两横或有出头、笔划纤细而流畅秀丽。 “铢”字“金”旁四点作短竖而布局疏朗,绝无字划与穿廓拥挤模糊现象。

因“赤仄”五铢以一当五,并非在社会流通,只能用5个郡国五铢换1个“赤仄”五铢,充以赋税,“民不便,又废‘赤仄’”,只铸行了一年多的“赤仄”五铢,又于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改由上林三官统一铸造三官五铢钱

4.上林三官五铢

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武帝初令郡国铸五铢钱。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武帝下令改由上林三官(钟官、辨铜、均输)铸造五铢钱,故亦称“上林三官钱”。

钱型整齐,直径25-25.5毫米,钱文严谨规矩,“五铢”二字修长秀丽,风格较为一致,“五”字交笔缓曲,上下与两横笔交接处略向内 收。“铢”字“金”头有三角形、箭镞形两种,四点方形较短。“朱”字头方折,下垂笔基本为圆折,头和尾与“金”字旁平齐,笔画粗细一致。

穿直径约0.97厘米,郭厚0.15-0.2厘米,宽0.1-0.14厘米,比郡国五铢的郭略宽,且深峻平整,连接钱肉的一面垂直。背有内外郭,个别内郭四角微凸。

五铢钱系沿着这个模式时代相传,广为铸行。

5.鸡目五铢

鸡目五铢,即小五铢,西汉时期官方铸造的五铢钱辅币,俗称“鸡目钱”、“鹅眼钱”,因其形如鸡目而得名。其三官钱制(钟官、技巧、六厩)完备,有鎏金、传形、阔缘、星文、背“长寿”诸类,是西汉五铢钱中的一大专类。

钱文五铢二字与西汉中期的五铢相似,五字交笔弯曲,朱头方折,金头箭簇状或三角形,金与朱二者大致等高。穿孔上下有横线、半星等纹饰,直径11-12毫米,重约0.6克。

有人分析该币是武帝“赤仄五铢”辅币,也有人认为是宣帝时期的冥币,是皇室殉葬品,而不是流通货币,确切的归属还需进一步考证。

二、东汉五铢

1.四出五铢

东汉晚期灵帝中平三年铸四出五铢,亦称“角钱”,五铢钱的一种,铸行于东汉晚期。其钱形、钱文与东汉早期“五铢”相同,但在钱背内郭四角铸有四道连接外郭的斜纹,如四路而出,故称“四出五铢”。

钱体常见砂眼,钱面文字“五铢”,钱背由穿孔四角伸出四道斜纹直抵边廓,直径25-26毫米,重约3.5克。

2.磨阔五铢

源于西汉,东汉中晚期大量出现,形制与五铢钱相似,只是没有边廓。与五铢钱相比减重大约1克。该币的出现表明经济衰退,国力孱弱。

3.龟兹五铢

龟兹国(新疆库车)本地生产、发行和流通的货币,铸造精良,铜质较好,外形仿汉代五铢,圆形方孔,正面铸汉文篆书“五铢”二字,背面铸有龟兹文符号。钱文书法工整,因兼用汉文和龟兹文,又称汉龟二体钱。

铜质赤红,制作粗糙,有四种类型,一类直径21毫米,重约2.2克;一类直径18毫米,重约1.8克;一类直径16毫米,重约1.5克;一类直径14毫米,重约1.2克。令有一种钱背平素无文的。

三、三国五铢

1.魏五铢

魏文帝,明帝皆铸有五铢,新钱形仿汉制五铢,故称“魏五铢”。魏五铢轮廓清晰,钱形厚重,边廓压金。

其径约2.5厘米,重3.4克左右。“五”字文笔弯曲而包上下横笔于内;“朱”头圆折,笔画粗壮似“肥字”蜀五铢。

2.蜀五铢

该钱币有有三种类型,一是肥字五铢,钱体比较小,直径约为22毫米,重量约为2.5克,钱文“五铢”二字肥壮,铜色赭黑。

二是传形五铢,钱文五铢二字传形反书,与东汉五铢比较相近。

三是“五铢稚钱”,形制似肥字五铢,但较为轻薄,穿孔较大,钱文瘦弱,有的在背铭有阴文“廿四” “廿五”。

四、两晋十六国五铢

1.沈郎五铢

沈郎五铢,是产生于东晋元帝司马睿,太兴年间(318一321年)吴兴沈充铸的大孔小钱,面文“五铢”,俗称“沈郎五铢”或“沈郎钱”。

“沈郎五铢”径约2厘米,重1.5克上下;铜色发白。沈郎钱有“五朱”传形者;亦有极少钱文书为“五金”者。

五、南北朝五铢

1.南齐五铢

南北朝时期南齐武帝永明八年(490)始铸。钱文和形制仿汉五铢,文字和钱郭略不同,又称永明五铢,仅为四川一带所铸造,多出土于四川绵阳。

钱体轻薄,大小不一,面背都有较细的外廓,面文“五铢”笔画纤细, “铢”字时有缺笔,光背,面背时星点或划痕出现。一般直径16毫米,较大的可达21毫米,重约为1克,较轻的0.24克。

2.天监五铢

南朝梁武帝萧衍天监年间铸造,面文为“五铢”,面,背皆有内外阔,直径2.4厘米,重约3.4克,铸造工整。

钱文篆书“五铢”二字,“五”字交笔微曲中见平直,好像两个对顶的等腰三角形,“朱”头圆折二高出“金”头。

2.太和五铢

太和五铢为北魏建国百年后的“第一钱”,可惜的是孝文帝的这次铸行并不成功。其原因一是“太和五铢”铸行后,只流通于京师(洛阳)一带,而不入徐州、扬州之市,未能成为北朝的统一通用货币;

太和五铢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铸造。形制类五铢钱,然制作粗疏。“太和五铢”四字呈方折篆体,直读,光背。因许民间自铸,故铜质混杂,大小不一。大者径2.5厘米、重约3.0克,小者径2厘米、重2.3克左右。

太和五铢铸行有限,流通仅在京师洛阳一带,未成北朝之统一通用货币,故传世及出土数量亦少。

3.永安五铢

北魏孝庄帝元子攸,永安二年(公元529)铸造。

钱文“永安五铢”直读,“永安”二字接廓:“永”字下笔、“安”字宝盖与穿廓合成一线。初铸钱光背无文。因民间盗铸严重,钱多大小不一。

一般径约2.2厘米、重3克左右,轻小者径1.8厘米、重2克,与“鸡眼”、剪边等劣小钱并行。至孝武帝永熙年间(532—534年)更铸背“土”之“永安五铢”。北魏分东、西魏后,两魏亦均铸“永安五铢”。

传世一种背有四出纹者,系东魏孝静帝兴和三年(541年)所铸。

4.常平五铢

北齐文宣帝高洋天宝四年铸,“常平五铢”由于采用了当时的铜母范叠铸技术,铸造非常精良,玉箸体钱文构架匀称、笔画圆润。

“常平五铢”四字篆书,直读,“平”字上横与穿下缘平行互借,好像一条横廓,是中国钱币历史上最精美的几种钱币之一。又因此钱名为“常平”,有“平安常在”之意,很多收藏爱好者取其吉祥寓意,常常携带在身边作为护身符使用。

该钱为青铜质,直径均在2.4厘米至2.5厘米之间,重量3.5克至4.2克。

六、隋朝五铢

1.开皇五铢

隋文帝杨坚开皇年间铸造,钱文篆书“五铢”二字,“五”字交笔有圆曲与斜直两种,左侧多一竖画。“朱”头多呈方折 ,外廓甚阔。

直径约为24毫米,重量约为3.2-4克,隋文帝为统一币制,曾经放五铢样钱令各关查禁劣钱,因此该钱币又称作是“置样五铢”。

开皇五铢,“五”字倒过来看为“凶”字,为钱币五大凶钱之一。

硅化木

玉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