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玛瑙品鉴网

为什么灵壁石需要从土里挖掘,而不能直接找到?

11-09

文/汪先生LPQ

古人对灵壁石真伪鉴别和产地阐述:

《洞天清禄集》阐述了灵壁石之真伪、产地、掘之方法。其文曰:“灵壁石出绛州灵壁县,其石不在山谷,深土中掘之乃见,色如漆,间有白纹如玉,然不起峰,亦无岩岫。佳者如菡萏,或如卧牛,如蟠螭,扣(叩)之声清越如金玉,以利刃刮之略不动,此石能收香,斋阁中有之,则香云终日盘旋不散、、、、、、伪者多以太湖石染色为之。盖太湖石亦微有声,亦有白脉,然以利之则成屑。

由此可见,古人对灵壁石的研究可谓是详尽之至,不仅道出灵壁石的特别名贵之处,并详辨灵壁石真伪的特征、产地、藏石地。实为灵壁石的知音。正因为灵壁石格高韵雅,奇美可人,集众萃于一体,乾隆皇帝把灵壁石赞誉为”天下第一名石“这一高度的赞誉成为灵壁石文化的一个闪光点。

那么,《洞天清禄集》中描述了“其石不在山谷,深土中掘之乃见”也就是说灵壁石不像一般的奇石在江大河表面即可觅得,它是需要在地底下才能挖出来的。

那这是什么原因导至灵壁石深藏土地之下?

1、其石不在山谷,深土中掘之乃见

灵璧石奇就奇在是土里出的。大约在8亿年前,这一带是辽阔的海洋,遇火山爆发,岩浆喷发遇海水冷却,然后挤压、断裂,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再加上海藻的作用,又形成了各种花纹和图案。沧海桑田,岁月变迁,亿万年后,人们才能从土中挖掘出灵璧石,不像一般奇石裸露在地表面。

2、灵壁石出绛州灵壁县

灵璧石产地西起宿州市埇桥区禇兰镇,北到苏北的房村、双沟,东到杨山子、项窝与宿州市泗县相连,南到宿州市灵璧县渔沟周寨山。方圆190平方公里。这其中主要是以九顶为中心,包括宿州埇桥区的东北部,宿州灵璧县的北部,苏北的南部。灵璧县北部出石头,中部及南部很大的地方都没有。过去说的灵璧石是按行政区划的说法。按照石头的矿脉来科学划分、权威的划分范围就有所扩大了。(参考文献资料《中国灵璧石谱》王文正著,中国经济出版社)例如白马和杨山子都出纹石,但是人们只知道有白马纹石,却不提杨山子,其实白马早就挖不出纹石,近几年都是在杨山子村挖掘,但是还是叫白马纹石。

3、灵璧石的种类

据《云林石谱》载:灵壁石在土中,随其大小具体而生,或成物状,或成峰峦,其状颇有婉转之势。或多空塞,或质偏朴,或成天地之像,或状四时之景。灵璧石52大类464品石,宿州埇桥区解集、张山、楮兰;及苏北牌坊、吕梁、郭集主要以产彩石为主,也有部分磬石。九顶和渔沟主要产磬石。牌坊和吕梁主要出产吕梁石和各种彩玉石。

4、灵璧石的音色

《洞天清禄集》中描述色如漆,间有白纹如玉,然不起峰,亦无岩岫。佳者如菡萏,或如卧牛,如蟠螭,扣(叩)之声清越如金玉,以利刃刮之略不动,此石能收香,斋阁中有之,则香云终日盘旋不散、、、、、、伪者多以太湖石染色为之。盖太湖石亦微有声,亦有白脉,然以利之则成屑。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灵璧石都“扣之铿然有声”,实际上还有绝大部分灵璧石没有音。一般来说,磬石大多数有音,也有的没有音。有的音质好,有的音短促,这根据石的形状、厚度来区分的。有时一个坑里挖出来的石头,有的有音,有的却无音。绝大多数彩石都是无音的。有的石头不上座时有音,上了座就没有音。区分一块奇石的价值,要看她的形状、意境、韵味等多个方面去考虑,一般意境好的石头价格一直是很高的。

5、灵璧石的挖掘和整理

有些朋友还不了解灵璧石的全过程:从土里挖出后,刚挖出来的原石上面有一层比较硬的灰质,底部石根有坚硬的土浆。石头上面的灰质需要用铁丝刷子用力刷掉才能露出石皮。这也是丑小鸭变美天鹅的过程。有的石头灰薄好刷,有的灰厚,要下功夫。刷石过程虽然累,但也是一种乐趣,因为除去灰质,就相当于揭开层层面纱一样,你不知道她的石皮是什么样子?当露出石皮,一般还要用细水沙纸用水轻轻的再扶磨一遍,然后上蜡抛光,一块灵璧石就出来了。

灵壁石还有另外一个闪光点,就是至今人们都熟悉宋代诗人方岩写的《灵壁磬石歌》一诗。该诗写到:

灵壁一石天下奇,体势雄伟何巍峨。

巨灵恕拗天柱掷,平地苍龙卷首尾。

两片黑云腰夹之,声如青铜色如玉。

秀润四时岗岗翠,乾坤所宝落世间。

朱砂佩戴禁忌

工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