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玛瑙品鉴网

灵寿青铜铸造:传承千年的工艺与国家记忆的背后故事

02-22

灵寿青铜铸造:传承千年的工艺与国家记忆的背后故事


距今四千多年前,青铜器的出现,拉开了一个时代的文明序幕。"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古人用这种金属制造武器、礼器,承载着礼仪之邦的兴衰记忆。

岁月流转,数千年后的今天,"祀与戎"的时代已经远去,但仍有人坚守这种千年古法,铸造寻常百姓的岁月变迁记忆。


与青铜器结缘的灵寿

灵寿自古有铸造青铜器的传统,战国时,此地隶属于中山国。《史记·乐毅列传》记载:"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在故城的东、西城交界处,不只有战国时期的居住遗址,还有铸铜、制陶、制玉器的手工作坊。在灵寿县内,不仅是在发现的战国时期贵族墓葬中,甚至是一些村庄的田间地头,相继出土了众多各式各样的青铜器。

灵寿战国时隶属于中山国,自古有铸造青铜器的传统。其雄健豪放、奇巧瑰丽的风格,影响着一代代灵寿匠人。

在中国古代,商周青铜器多用"陶范法"制造而成,即用陶土先制作模型,然后浇铸青铜。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希望在青铜器上雕刻更精美的纹饰,于是利用蜡的可塑性,发明了"失蜡法",并被后代一直沿用。即用蜡制成待铸器件的模型,刻好纹饰,然后在蜡模表面涂上湿泥浆,上下各留一个孔。待蜡模阴干后加热,蜡受热熔化,从上下的孔洞中流出,这样就呈一个空心的型腔。接着,再往型腔内浇灌融化的铜溶液,冷却后再把外侧的泥浆打破,便露出青铜器物,再进行打磨抛光即可。

古老的智慧——失蜡法


民间工艺铸就国家记忆

商周时代,鼎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旌表功绩,记载盛况,让后代永远保存。如今,灵寿青铜铸造的非遗传承人王三妮要用同样的方式,把一件国家大事记录下来。


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废止农业税条例。在农民王三妮看来,这是有生之年天大的好事儿。与青铜打了几十年交道的王三妮,知道青铜载史的分量。在他心里,无论是纸上的报道,还是石头上的碑刻,都不足以承载这一历史的厚重,唯有青铜的质地,才能传递沧海桑田的讯息。他思量良久,决定铸一个"告别田赋"青铜鼎。

"告别田赋鼎"的设计图纸

在克服了重重困难后,王三妮一点点精雕细琢、铸模、刻铭、灌芯、铸造、切割、打磨、清砂、抛光……时光悄然而逝,2006年9月29日,一尊耗资8万元的"告别田赋鼎"终于铸成。这尊青铜鼎高99厘米、重252公斤,腹下部刻四海水纹,高浮雕龙、瑞兽。龙与瑞兽由祥云围绕,寓意国泰民安、江山永固。

如今,“告别田赋鼎”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记录着一位灵寿农民的岁月变迁记忆。摄影 / 李稔

2009年夏,"告别田赋鼎"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中国农业博物馆还给王三妮颁发收藏证书,给予奖励。2015年,灵寿青铜器制作工艺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三妮被认定为省级非遗工艺传承人。

王三妮,灵寿县南寨乡青廉村人,是灵寿青铜器制作工艺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青铜宜载史,传承为手艺延续生命。在急煎煎的时代,一切都变化太快,心灵手巧的灵寿人民却用四千多年前的古老手艺记载岁月变迁。他们在千锤百炼的青铜上,铭刻家国天下的重要时刻,也传递一代农民的家国情怀。


- END -

文丨张小英

编辑 | 胡莙

原文取自《地道风物·灵寿》有增减、改动

图书《地道风物·灵寿》

本文未署名图片来源于"IC photo"或"图虫创意",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IC photo或图虫创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玉佩

秀玉